二氢卟吩铁和乙烯利复配喷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伟勤

作者: 蒋伟勤;宋佳敏;车阳;李可;文章荣;文廷刚;李其胜;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杨威;徐永刚;贾军;刘汉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植物生长调节剂;产量;抗倒伏性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15 期

页码: 122-1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二氢卟吩铁、乙烯利不同用量复配并于始穗期喷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设置2个二氢卟吩铁处理A1、A2,用量分别为22.5、45.0 g/hm2;4个乙烯利处理B1、B2、B3、B4,用量分别为1.8、1.5、1.2、 0.9 L/hm2,兑水量300 L/hm2,两两组成8个处理,并以喷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相较于CK,该复配剂于始穗期喷施有利于冬小麦实现稳产甚至增产,其中二氢卟吩铁用量45.0 g/hm2与乙烯利复配可实现平均增产5.82%,增产的原因在于穗粒数增加,同时花后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增强,叶绿素降解趋缓。该复配剂能够降低小麦株高和倒1节间、倒2节间的长度,而不影响穗长,也能够增加倒1节至倒5节的节宽,以及基部3个节的壁厚和抗折力,以乙烯利用量1.8、1.5 L/hm2与二氢卟吩铁复配,其综合抗倒伏效果更好。结合产量因素,认为二氢卟吩铁用量45.0 g/hm2与乙烯利用量1.8、1.5 L/hm2复配处理,能兼顾小麦产量和抗倒伏能力,可作为进一步开发抗倒增产调理剂产品的基础配方。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章荣,文廷刚,宋佳敏,刘卉,王芳,顾大路. 2024

[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姚海坡,董志强,吕丽华,申海平,姚艳荣,张丽华,贾秀领. 2015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灌浆期干热风的缓解效应. 吕丽华,雷明帅,姚艳荣,李谦,贾秀领. 2022

[4]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廷,陈青云,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5]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魏湜,杨振芳,顾万荣,李晶,陈喜昌,张立国,李波. 2015

[6]水杨酸和α-萘乙酸浸种对冬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唐晓川,张元成,钟秀丽,白文波,吕国华,宋吉青. 2014

[7]水稻抗倒力及相关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胡江,藤本 宽,郭龙彪,曾大力,张光恒,董国军,王小虎,朱立煌,钱前. 2008

[8]水稻水培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方云霞,祝阳舟,潘斌清,余海平,张栋,曾大力,胡江,钟卫国. 2016

[9]水稻根基粗适宜取样量及其与抗倒伏性状的相关分析. 方云霞,张栋,祝阳舟,余海平,胡江,钟卫国,潘斌清,俞良,端木银熙,梁国华,钱前. 2016

[10]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和DTA-6对大豆源库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娟,冯乃杰,郑殿峰,宫香伟,孙福东,石英,崔洪秋,张盼盼,赵晶晶. 2016

[1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益油1号上的应用研究. 廖卫琴,王燕玲,罗绮霞,张莹,王晓殿,肖本燕,钟永先,张瑞茂. 2012

[12]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对马铃薯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赵献淘. 2005

[13]新型膦酸盐类化合物(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倩,周繁,赵威,谭伟明,李炜,来永才,张明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贵州麻疯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清国,刘凡值,龚德勇,王晓敏,张可元,龙英. 2011

[15]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对大麦抗倒性与产量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钱新民,朱云林,王伟中. 2013

[16]调节剂"葵保"在油葵上的应用效果. 顾大路,赵忠,朱云林,杨文飞,王伟中. 2012

[17]植物生长调节剂Cabrio和Opera对大豆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 张锴,王宇,李凯,王成坤,赵琳,马娜,智海剑,王宗标. 2013

[18]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9]不同时期喷施劲丰谷德对水稻茎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顾大路,王伟中,杜小凤,杨文飞,孙爱侠. 2016

[20]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及产量特性的影响. 赵黎明,李建英,张志刚,项洪涛,郑殿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