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核不育系4个柱头性状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建华

作者: 江建华;党小景;姚文豪;胡梦竹;王雨停;胡长敏;张瑛;王德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核不育系;柱头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284-2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核不育系柱头性状提供遗传信息,调查了粳型核不育系7001S、籼型核不育系Z913S及其杂交、自交获得的F1、F2和F2:3群体的4个柱头性状,分析了4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2个世代4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性状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274–0.897之间。除F2:3群体中花柱长度和柱头外露率分别表现出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和1对负等效加性-显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外,F2和F2:3群体的柱头长度、花柱长度、柱头-花柱总长度以及柱头外露率均表现出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且F2:3群体中控制花柱长度的主基因表现出加性-显性效应,其余均表现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2个世代中4个性状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核不育系柱头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江建华,张武汉,党小景,荣慧,叶琴,胡长敏,张瑛,何强,王德正. 2021

[2]小麦农艺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毕晓静,史秀秀,马守才,韩芳,亓佳佳,李清峰,王志军,张改生,牛娜. 2013

[3]水稻柱头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曾礼华,李治华,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08

[4]温度对安农S-1和W6154S的综合效应初步研究. 尹华奇,尹华觉. 1991

[5]采用生态压力法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新进展. 胡如英,郑建华,赵明富,吴春珠,杨聚宝. 2001

[6]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柱头性状研究. 李捷,杨微,李继洪,高士杰. 2019

[7]小麦K35早熟特性的遗传分析. 王羽,樊庆琦,张利,隋新霞,李根英,楚秀生,张宪省,黄承彦. 2007

[8]长药野生稻导入系柱头性状的QTL分析. 高方远,曾礼华,李勤修,陆贤军,李治华,任鄄胜,苏相文,任光俊. 2010

[9]青稞籽粒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刘新春,巴桑玉珍,冯宗云. 2017

[10]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制种技术初步研究. 余华胜,张冬青,张尧锋,朱国富,苏强,林宝刚,丁厚栋. 2010

[11]甘蓝型高油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粱全1504A的选育研究.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2]油菜核不育系827AB育性基因的SRAP标记. 黄团,黄先群,侯国佐,侯燕,李丽. 2011

[13]轮回选择法改良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恢复系群体品质(英文). 沈奇,秦信蓉,向阳,赵跃,杜才富. 2013

[14]棉花抗虫核不育系抗A3的培育及蜜蜂传粉制种研究. 张相琼,岳福良,周宏俊,胡吉远,王均明. 2003

[15]棉花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杂交成铃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涛,孟庆忠,王玉美,张成,易先达. 2017

[16]棉花核不育系8个杂交组合F_1代比较试验. 岳福良,张相琼,张小军,李文均,谢德华. 2013

[17]核不育系杂交棉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张志勇. 2015

[18]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H1A的选育及应用. 余华胜,张尧锋,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张冬青. 2013

[19]Bt抗虫核不育系S2-28A的利用. . 2007

[20]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HlA的选育及应用. 余华胜,张尧锋,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张冬青.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