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天清
作者: 郑天清;沈文飚;朱速松;翟虎渠;万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OryzasativaL.);谷蛋白突变体;功能性水稻育种;分子机理研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3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353-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 (OryzasativaL .)是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随着培育功能性专用品种日渐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 ,作为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理想材料的谷蛋白突变体也为功能性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优良的遗传资源。利用低谷蛋白突变体可以培育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专用的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笔者在概述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突变的遗传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其它作物中的成功范例着重介绍了低谷蛋白突变体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后基因组学时代适用于功能性育种的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相关研究方向。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分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周丽慧,王艳平,王才林. 2010
[2]柑桔全爪螨抗性分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冉春. 2012
[3]水稻DH群体的构建以及倍性研究. 马宁,邵高能,圣忠华,魏祥进,唐绍清,胡培松. 2013
[4]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控制水稻糙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QTL. 于永红,朱智伟,樊叶杨,段彬伍,庄杰云. 2006
[5]花粉管介导的转抗冻蛋白基因(AFP)水稻. 赵凌,王才林,张亚东,朱镇,杨杰,黄骏麒,龚蓁蓁. 2006
[6]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微效千粒重QTLqTGW1.2的验证与分解. 陈玉宇,朱玉君,张宏伟,王琳琳,樊叶杨,庄杰云. 2014
[7]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 朱昌兰,沈文飚,翟虎渠,万建民. 2004
[8]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茎秆和剑叶硅含量QTL. 吴季荣,戴伟民,张克勤,段彬伍,郑康乐,蔡润,梁国华,庄杰云. 2007
[9]水稻第1染色体qTGW1.2区域3个QTL的分解和验证. 王琳琳,郭梁,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5
[10]无载体主干序列的bar和cecropin B基因表达框共转化水稻. 赵艳,于彦春,钱前,颜美仙,黄大年. 2003
[11]水稻千粒重QTLqTGW1.1的验证. 张宏伟,朱玉君,陈玉宇,陈俊宇,黄得润,庄杰云. 2014
[12]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张建福,Swapan K.Datta,王国英,谢华安. 2006
[13]2个粒重QTL之间1个粒长QTL的检测和验证. 王琳琳,陈玉宇,郭梁,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4
[14]水稻不同耐低磷基因型的评价指标分析. 曹黎明,潘晓华. 2000
[15]无载体主干序列的bar和cecropinB基因表达框共转化水稻. 赵艳,于彦春,钱前,颜美仙,黄大年. 2003
[16]水稻转基因整合模式中外源基因的遗传规律. 华志华,朱雪峰,吴明国,于彦春,赵艳,高振宇,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2003
[17]一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1mm4的鉴定及其基因分子定位. 邱结华,魏祥进,邵高能,圣忠华,唐绍清,胡培松. 2013
[18]微效千粒重QTLqTGW1.1的验证. 张宏伟,陈玉宇,陈俊宇,朱玉君,黄得润,应杰政,樊叶杨,庄杰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作者:吴朝昕;徐海峰;刘雪薇;李祖军;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苟当3号;叶绿体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稻鱼共作模式下优质稻品种适应性分析
作者:徐海峰;张大双;唐会会;吴健强;龙江辉;朱速松
关键词:稻鱼共作;水稻品种;米质;农艺性状;产量
-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吴娴;王倩;吴朝昕;阙涛;吴钱蓉;龙武华;彭强;朱速松
关键词:香稻;遗传多样性;液相芯片
-
不同育秧方式对黔优35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柏原;李祖军;曾涛;龙毅;龙武华;朱速松;黄仁权;陶光耀;苏跃
关键词:米粉专用稻;育秧方式;农艺性状;产量
-
水稻叶绿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自然变异分析
作者:姜雪;龙武华;李祖军;唐会会;吴朝昕;张习春;吴娴;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基因;自然变异
-
基于重测序定位水稻株高QTL
作者:刘雪薇;吴朝昕;姜雪;龙武华;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株高;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