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逆基因GmPK转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洁

作者: 张洁;商蕾;郑文永;邱丽娟;王冬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胚尖;遗传转化;根癌农杆菌;GmPK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2 年 13 卷 02 期

页码: 271-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AS浓度、侵染菌液OD值、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分析,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逆基因GmPK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采用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 AS、侵染菌液OD600值0.9、侵染15h、共培养5d和恢复培养3d的转化条件最佳,GUS阳性率达74.59%,经PCR及RT-PCR进一步验证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利用优化的最佳条件进行抗逆基因GmPK的转化,炼苗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经PCR及PCR-Southern blotting验证,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至大豆基因组,转化率为0.6%。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根癌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LePT1基因的研究. 张兴政,王昌陵,卢福荣,韩阳,宋书宏. 2014

[2]抗逆基因GmUBC2的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以及抗性材料的鉴定. 张洁,赵甜甜,郑文永,商蕾,王月影,邱丽娟,王冬梅. 2016

[3]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成熟胚芽尖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杨海英,朱丹华,胡小丽,杨清华,袁凤杰,董德坤. 2011

[4]转录调控基因GmLEC1转化大豆及转化方法的比较. 朱红林,沙爱华,符秀梅,陈银华,单志慧,周新安. 2010

[5]山西不同大豆品种再生体系的筛选. 李换丽,王丹,张树伟,雷佳,吴霞,王新胜,马燕斌. 2020

[6]‘黑农51’子叶节和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张艳,满为群,南相日,李柱刚. 2011

[7]大豆离体培养及高频再生基因型的筛选. 张艳,南相日,满为群,李柱刚. 2010

[8]大豆再生体系的研究. 张艳,南相日,满为群,李柱刚. 2012

[9]草甘膦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钟影,王罡,季静,张旭强,王萍,曹越平,邱丽娟. 2014

[10]外源类甜蛋白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岳东霞,金红,周良炎,S.Muthukrishnan. 2000

[11]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棒形青霉的遗传转化. 孙成龙,刘永翔,任锡毅,王玉臣,刘作易. 2015

[12]根癌农杆菌介导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遗传转化. 王海,谭玉梅,刘永翔,王阶平,刘作易. 2012

[13]过敏反应促进蛋白基因hrap转马铃薯的研究. 黄先群,蒋敏华,陈坚,朱振宇,李丽,林忠平. 2010

[14]昆虫病原真菌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张蕾,宋婷婷. 2017

[15]转hrap基因马铃薯获得晚疫病抗性研究. 黄先群,蒋敏华,陈坚,朱振宇,李丽,林忠平. 2011

[16]农杆菌介导籼稻优良恢复系bar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饶志明,黄英金,肖晗,刘宜柏,孙宗修. 2003

[17]农杆菌介导籼稻Xa21基因的转化及其遗传研究. 饶志明,黄英金,肖晗,潘晓云,廖军铖,刘宜柏,孙宗修. 2003

[18]农杆菌介导的菜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国裕,王岩,程智慧,王晓武. 2006

[19]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王强龙,王锁民,张金林,包爱科,陈托兄,楼洁琼,陆妮. 2006

[20]过表达FaSAMDC基因提高黑麦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和耐热性. 曾庆飞,韦鑫,蔡一鸣,舒健虹,吴佳海,王小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