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玉颖

作者: 马玉颖;张焕朝;项兴佳;王道中;郭熙盛;郭志彬;孙瑞波;褚海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砂姜黑土;施肥管理;有机物料;丛枝菌根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3398-34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与很多作物的根系都存在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与作物的生长和健康密切相关,同时,这类特殊的真菌群落也会受到施肥等农业措施的影响.本研究依托长期定位试验4个试验处理(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秸秆、化肥配施粪肥),研究砂姜黑土AM真菌群落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不同处理AM真菌指示种的存在.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的主要AM真菌类群为原囊霉科、多孢囊霉科、巨孢囊霉科、近明球囊霉科、球囊霉科和类球囊霉科;其中类球囊霉属在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与对照相比,长期单施化肥显著改变AM真菌群落结构并降低其多样性,配施秸秆处理进一步降低AM真菌群落多样性,而配施粪肥明显缓解因施用化肥而造成的多样性减少现象.检验发现,导致AM真菌群落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壤pH和可溶性碳.总之,长期不同有机物料和化肥配施对砂姜黑土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会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化肥配施粪肥更有利于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的维持.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不同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培肥改土的效果. 闫晓明,何传龙,王道中,孙义祥,葛树广. 1999

[2]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砂质土壤玉米成熟期根际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郝近羽,刘瑾,陈源泉,代红翠,李超,徐洁,隋鹏. 2022

[3]长期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砂姜黑土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马垒,赵文慧,郭志彬,王道中,赵炳梓. 2019

[4]长期三水平磷肥施用梯度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马垒,郭志彬,王道中,赵炳梓. 2019

[5]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 钟敏,黄益宗,伍文,隋立华,贾炎. 2012

[6]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王晓英,王冬梅,陈保冬,黄益宗,王幼珊. 2010

[7]不同地点和复垦方式煤矸石山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变化. 李侠,叶诚诚,张永芳,张巽,霍丽娟,苏世鸣. 2023

[8]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李超,肖小平,汤文光,程凯凯,潘孝晨,汪柯. 2019

[9]生态有机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晓东,鲁雪林,吴哲,王秀萍,刘广明,陶树明,刘雅辉,韩建均. 2021

[10]旱区马铃薯化肥减量/绿色替代模式研究. 柳永强,胡新元. 2022

[11]广东油棕居群地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伟文,曾宪海,李炜芳,潘登浪,林位夫. 2022

[12]~(15)N标记肥去向及平衡状况. 李玉中,祝廷成,李建东. 2002

[13]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杨建昌,王光火,邹应斌,张福锁,朱庆森,Roland Buresh,Christian Witt. 2002

[14]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N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2001

[15]克服最小养分因子促进茶叶增产增质. 叶勇. 1992

[16]微生物肥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丽华,王梅,石璟. 2016

[17]有机物料对盆栽苹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姚胜蕊,薛炳烨,束怀瑞. 2000

[18]有机物对盆栽苹果土壤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简报). 姚胜蕊,李秀菊,董淑富,束怀瑞. 1999

[19]砂滤管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规律.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张晓伟,刘涛. 2010

[20]秸秆培肥对风沙土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滕险峰,魏自民,李成.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