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切叶蜂对绿僵菌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茂海
作者: 李茂海;李建平;丛斌;杨桂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切叶蜂;绿僵菌;敏感性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05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12-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定苜蓿切叶蜂对绿僵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切叶蜂的预蛹和成蜂对绿僵菌显著敏感。感染绿僵菌的苜蓿切叶蜂预蛹和成蜂分别在4d和5d时死亡率达50%以上,并在7.5d和10d后全部死亡,死亡的预蛹和成蜂分别有100%和98%的死亡虫体上产生分生孢子。
分类号: S186
- 相关文献
[1]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成蜂对白僵菌敏感性的差异.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利. 2007
[2]意大利蜜蜂和苜蓿切叶蜂为紫花苜蓿授粉访花行为比较. 武敏,张旭凤,张云毅,宋怀磊,武文卿,宋佳奇,郭媛. 2020
[3]苜蓿切叶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刘晨曦,秦玉川,陈红印,宋敦伦. 2004
[4]中国苜蓿切叶蜂的研究和应用. 李建平,杨桂华,李茂海,曲文丽,毕良臣,侯云龙. 2005
[5]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化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侯云龙. 2009
[6]苜蓿切叶蜂筑巢规律初步研究. 朱猛蒙,李东宁,张蓉,魏淑花,马晓霞,黄文光. 2017
[7]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雄蜂对大豆不育系结实率的影响. 杨桂华,李建平,李茂海,刘金文,侯云龙,曲文利. 2008
[8]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研究进展.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丽. 2008
[9]人工释放苜蓿切叶蜂的营巢行为观察. 王凤鹤,杨甫,耿金虎,袁宝玲. 2008
[10]苜蓿切叶蜂在杂交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张磊,戴瓯和,李杰坤,黄志平. 2003
[11]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在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上的差异.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 2009
[12]苜蓿切叶蜂繁殖过程中病害及防治研究.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 2002
[13]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14]绿僵菌属分类的研究进展. 全宇,刘永翔,刘作易. 2011
[15]绿僵菌对高尔夫球场蛴螬防治效果的比较. 农向群,李存焕,张泽华,庞保平. 2007
[16]深圳高尔夫球场草坪蛴螬发生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李存焕,农向群,岳存涛,张国华,张泽华. 2009
[17]绿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王达,袁芳芳,黄大庄,刘春延,毕华明. 2010
[18]绿僵菌治蝗对草原昆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丛斌. 2011
[19]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不同配方饵剂对短星翅蝗和宽须蚁蝗的室内生测研究. 宋丽梅,王广君,王惠萍,江中东,于凤春,班丽萍. 2016
[20]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柴岩红,特木儿.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和土壤偏干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李建平;任景全;马艳敏;王冬妮;曹铁华;杨会兵;陈长胜
关键词:低温;土壤偏干;玉米;发芽;品种
-
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田成丽;张金花;朱峰;韩日畴;李茂海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液双相培养;应用技术
-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模式和效果
作者:李俊杰;肖琴;吴海霞;李建平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农地金融;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贷款模式
-
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对次季节-季节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影响
作者:胡榕;李建平;侯兆禄
关键词: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S2S尺度可预报性;热带季节内振荡;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
昆虫病原线虫防控苹果蠹蛾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金花;田成丽;姜纬明;丁岩;周佳春;李茂海
关键词:苹果蠹蛾;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温度;湿度;紫外线
-
因地制宜筑牢河北奶业发展基石——评《河北省奶业全面振兴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李建平
关键词:奶业发展;全面振兴;政策措施;体系优化;因地制宜;河北省;做强做优;预期效果
-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作者:张强;张云月;朱晓敏;路杨;常雪;高悦;赫思聪;李茂海;田志来
关键词:东北大黑鳃金龟;蛴螬;球孢白僵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