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突触融合蛋白STXQa1对虫体生长的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佳雯

作者: 付佳雯;陈赫明;杨娟;张朝霞;郑君;曹世诺;王彩云;贾洪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突触融合蛋白;囊泡运输;分泌蛋白;弓形虫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689-6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弓形虫突触融合蛋白STXQa1在虫体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ddFKBP系统构建了STXQa1的条件性过表达虫株。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观察STXQa1的亚细胞定位,通过westen blot及IFA检测STXQa1蛋白的表达;经IFA检测STXQa1蛋白过表达虫株在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侵入细胞的能力以及逸出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STXQa1定位在虫体空泡样隔室(VAC);利用shield1能够快速调控dd FKBP-STXQa1融合蛋白的表达;过表达STXQa1对弓形虫的细胞内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影响弓形虫的侵入及逸出能力。本研究通过对弓形虫独特的突触融合蛋白STXQa1的表达与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分泌细胞器的成熟和蛋白的分泌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72

  • 相关文献

[1]拟南芥内膜Na~+,K~+/H~+反向转运体研究进展. 王立光. 2019

[2]植物Na~+,K~+/H~+反向转运体:pH平衡与囊泡运输.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朱天地,李静雯. 2020

[3]结核分枝杆菌组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潘怡,蔡宏,李淑霞,田霞,李唐,朱玉贤. 2003

[4]稻瘟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郑月琴,林艳,何燕华,陈松彪,王锋. 2013

[5]MPT63核酸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潘怡,蔡宏,李淑霞,李唐,朱玉贤. 2003

[6]基于Label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氮饥饿条件下分泌蛋白组初步分析. 余萍,董超,姚春馨,丁玉梅,周晓罡. 2019

[7]芸薹根肿菌分泌蛋白PbSP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余方伟,王神云,张伟,王红,于利,李建斌. 2020

[8]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VA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和表达. 彭永刚,刘思国,王牟平,宫强,王春来,沈国顺. 2004

[9]氯霉素和四环素阻碍细菌蛋白分泌研究进展. 吴琼,靳野,郑海学,刘湘涛. 2010

[10]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苏源,李成云,赵之伟,周晓罡,李进斌,杨静,刘林,业艳芬. 2006

[11]酿酒酵母分泌蛋白组的计算机分析. 杨静,李成云,王云月,朱有勇,李进斌,何霞红,刘林,业艳芬,周晓罡,唐萍. 2005

[12]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 田李,陈捷胤,陈相永,汪佳妮,戴小枫. 2011

[13]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转录组的分析. 柏斌,吴俊,邓启云,周波. 2012

[14]可可毛色二孢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及分析. 邢启凯,李铃仙,曹阳,张玮,彭军波,燕继晔,李兴红. 2020

[15]棉花类表皮特异性分泌糖蛋白基因GhA01EP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李丹,赵存鹏,赵丽英,刘旭,刘素恩,王凯辉,王兆晓,耿军义,郭宝生. 2021

[16]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周晓罡,侯思名,陈铎文,陶南,丁玉梅,孙茂林,张绍松. 2011

[17]高毒力大丽轮枝菌VDG1特异分泌蛋白HSSP致病相关功能分析. 徐明,陈捷胤,马雪峰,王新艳,郭维,戴小枫. 2015

[18]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oSP1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赵久娟,李敏,胡美姣,杨锦玉,何颖,柳志强,孙进华. 2024

[19]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曹言勇,张立立,李慧敏,韩胜博,侯梦薇,段灿星,施艳,张新友. 2024

[20]附尾扇头蜱唾液腺分泌蛋白的多态性分析. 刘光远,才学鹏,白启,刘晓华,H.Wang,P.A.Nuttle.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