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瑞珍

作者: 高瑞珍;程兆榜;杨荣明;朱凤;季英华;任春梅;吴丽莉;周益军;范永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飞虱;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174-1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已发布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S7片段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RB-S7-F/R和SRB-S7-F/R,采用RT-PCR、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对2009年江苏发生的水稻矮缩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用RB-S7-F/R引物在47份检测样品中有36份可以扩增到一条1 2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而用SRB-S7-F/R引物未能扩增到预期条带。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已经发表的RBSDV中国分离物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100%和97.4%~100%,与SRBSDV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77.4%~79.5%。系统进化分析得到类似结果。上述研究表明,2009年引起江苏水稻矮缩病症的病原为RBSDV,尚未发现SRBSDV的危害。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感染和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刘玉娣,王香萍,侯茂林. 2018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 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吴建祥. 2018

[3]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建立. 吴建祥,饶黎霞,陈浙,傅帅,周雪平. 2017

[4]白背飞虱群体接毒条件的优化及抗病毒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杨迎青,兰波,徐沛东,钟玲,李湘民. 2014

[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潘峰,周倩,李冠华,刘双清,黄志农,李有志. 2011

[6]白背飞虱体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周倩,王锡锋,李有志. 2016

[7]上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期预警及防控建议. 常晓丽,杜兴彬,陈海霞,武向文,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 2014

[8]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陈建松,周炼,张师睿,杨武,秦碧霞,赵均良. 2023

[9]饲食感染SRBSDV的水稻病株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相关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张洁,秦小娃,郑雪,董家红,张仲凯. 2013

[1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2024

[11]不同提取方法对检测单头白背飞虱携带SRBSDV灵敏度的影响. 崔丽贤,李战彪,谢慧婷,秦碧霞,蔡健和. 2019

[12]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吴碧球,秦碧霞,李战彪,李成,孙祖雄,谢慧婷,黄凤宽,蔡健和. 2016

[13]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4]采用MiSeq测序技术分析3种飞虱中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 张珏锋,俞叶飞,李芳,钟海英,陈建明. 2020

[15]基于rDNAITS1和ITS2序列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分子鉴定. 林克剑,韩兰芝,侯茂林. 2009

[16]基于rDNA ITSl和ITS2序列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分子鉴定. 林克剑,韩兰芝,侯茂林. 2009

[17]水稻抗稻飞虱基因遗传与定位研究进展. 余娇娇,段灿星,李万昌,朱振东,王晓鸣. 2011

[18]基于rDNA ITS1和ITS2序列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分子鉴定. 林克剑,韩兰芝,侯茂林. 2009

[19]稻飞虱的研究. 罗守进. 2011

[20]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何月平,张珏锋,肖鹏飞,陈列忠,陈建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