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与光合潜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安东升
作者: 安东升;聂虎子;刘洋;赵宝山;严程明;孔冉;苏俊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光合潜力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3 期
页码: 495-5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筛选高光效甘蔗新品种并评价其光合潜力可为糖料蔗高质量发展及维护食糖供给安全提供保障.本研究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快速测定 3 个经典的商业主栽品种和 10 个甘蔗新品种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参数,计算基于 Lake-model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同时用光合电子流(J)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对阴天和晴天下不同甘蔗品种光合电子传递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光和高光下光能在光合电子传递与可调节性能量耗散(ΦNPQ)之间达到平衡,只有在中光下非调节性能量耗散(ΦNO)在不同品种间出现差异,但这并不代表出现光损伤,而是由于不同甘蔗品种的能量分配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的过程中呈现出差异化的过渡模式.所有品种在阴天的初始光能利用率(αe)均高于晴天,但在相同PAR下阴天的光合电子流远低于晴天.热甘 16117 和热甘 1997 分别在阴天和晴天的光量子效率(ΦII)最高,热甘 16239 虽然在中、低光下光量子效率不及 ROC22 和热甘 1997,但其在中光下非调节性能量耗散最低,且在高光下具有较强的饱和光强(PARsat)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同时光量子效率与 ROC22、热甘 1997 差异不显著.而基于近 5 a试验地阴天和晴天权重占比计算的总和光合电子传递能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热甘 1997(21.93)>ROC22(21.43)>ROC16(20.62)>热甘 16239(20.27)>桂柳 05136(19.43)>热甘 11713(19.30)>热甘 1462(19.29)>热甘 14291(19.03)>热甘 16117(18.94)>热甘 1339(18.93)>热甘 1876(18.08)>热甘 1(17.41)>热甘 11559(16.84).综上,热甘 1997 和热甘 16239 可作为甘蔗高光效新品种.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谷子品种光合性能综合评价及高光效品种筛选.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立达,李青超,刘洋,张磊,刘凯. 2024
[2]苹果密植园与间伐园树冠层内叶片光合潜力比较. 张继祥,魏钦平,张静,王连新,王翠玲,孙协平,宋凯. 2009
[3]茎用莴苣肉质茎内绿色组织光合特性探析. 朱俊杰,王天顺,牙禹,廖洁,闫飞燕. 2021
[4]桂糖94/116、粤糖93/159在桂中筛选试验中的表现. 黄日保. 2007
[5]贵州吨糖田甘蔗良种的筛选. 卢加举,雷石富,谢惠珏,朱文华,贺尔奇. 2016
[6]具有固氮和耐酸特性甘蔗属野生割手密的筛选与鉴定. 梁宏卫,Prakash Lakshmanan,刘晓燕,黄柯钧,颜睿,罗霆. 2022
[7]广西甘蔗根际高效联合固氮茵的筛选及鉴定. 林丽,史国英,汪茜,王钱崧,李杨瑞. 2012
[8]云南野生甘蔗血缘杂交组合的模糊综合评判. 郎荣斌,边芯,孙有芳,董立华,桃联安,安汝东,杨李和,周清明,经艳芬. 2016
[9]适合甘蔗间种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侯青光,韦贵剑,蓝现丹. 2014
[10]广西甘蔗根际高效联合固氮菌的筛选及鉴定. 林丽,史国英,汪茜,王钱崧,李杨瑞. 2012
[11]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筛选甘蔗优良杂交组合. 黎焕光,王伦旺,杨荣仲,李松,蓝桃菊,黄海荣,唐仕云,李翔,黄家雍,贤武,经艳,郑书斌,余凤良. 2012
[12]甘蔗黑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试验. 崔一平,彭埃天,凌金锋,宋晓兵,程保平,陈霞. 2021
[13]鲜椒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赖卫,何建文,涂祥敏,刘崇政,余文中,詹永发,杨红. 2011
[14]旱地抗病性烤烟优良品种筛选试验. 刘永贤. 2012
[15]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16]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方向前,陈洪海,李敏,李道红,于德忠,张志华,边少锋. 2009
[17]28个高粱新品种在赤峰地区的筛选及应用. 隋虹杰,成慧娟,张姼,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 2015
[18]亳州地区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的筛选. 胡项根,黄成,刘利,方利平,杨海波,李玲玲. 2012
[19]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20]大同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与展示试验. 毛向红,白小东,齐海英.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浅析"过紧日子"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洋
关键词:“过紧日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
基于表型性状分析蕙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唐桂梅;李卫东;周宇霞;孔佑涵;肖晓玲;彭颖姝;张力;符红艳;刘洋;黄国林
关键词:蕙兰;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
穴盘苗夹取力学试验台设计与测试分析
作者:韩绿化;王琰;杜学武;许倩倩;马国鑫;刘洋;毛罕平
关键词:穴盘苗;移栽机;取苗机构;力学测试;脱盘力;提取力
-
昆虫病原线虫优势品系筛选及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研究
作者:刘洋;张玉烛;许隽;鲁湘;苗雪雪;段德勇;肖阳;盘毅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筛选;防治效果
-
砂仁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品种光合能力分析
作者:谢瑞红;姚艳丽;安东升;卢碧莹;李妍慧;李文秀;贺军军
关键词:砂仁;叶位;叶绿素荧光;光合能力
-
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卫卫;徐文腾;刘洋;陈亚东;杨涛;席晓晴;刘志鸿;徐东;秦搏;陈松林
关键词: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遗传性别鉴定;基因组重测序
-
罗氏沼虾ATG5的鉴定及其抗菌免疫功能
作者:刘洋;赵飞;文菁;王玲;廖永众;邓玉婷;谭爱萍;巩华;赖迎迢;黄志斌;邵蓬;王飞飞
关键词:罗氏沼虾;自噬相关基因5(ATG5);嗜水气单胞菌;原核表达;抗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