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试验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增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茹高林

作者: 茹高林;张德贵;卢振宇;张世煌;曲延英;李新海;李明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增益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0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4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海南试验点分析了我国近60年有代表性的34个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增益。结果表明:产量、出籽率、千粒重等12个农艺性状年代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茎倒率和秃尖长年代间存在显著差异。海南试验点不同年代(1950年至2000年)玉米品种产量每年增益为46.4kg/hm2,与北京和新疆试验点的产量增益趋势一致,只是明显低于北京试验点。海南三亚冬季的生态环境适宜对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产量增益进行分析。

分类号: S513.03

  • 相关文献

[1]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 慈晓科,张世煌,谢振江,徐家舜,卢振宇,茹高林,张德贵,李新海,谢传晓,白丽,李明顺,董树亭. 2010

[2]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 慈晓科,张世煌,谢振江,徐家舜,卢振宇,茹高林,张德贵,李新海,谢传晓,白丽,李明顺,董树亭. 2010

[3]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孟繁盛. 2014

[4]玉米品种引种试验. 向勤,金吉芬. 2020

[5]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 刘先芬,刘小月,王殿清,张继,高日平,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20

[6]吉林省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孙宁,孟祥盟,边少锋,方向前,赵洪祥,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 2017

[7]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8]陇东旱塬区宜机收玉米品种的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张铠鹏,赵海燕,续创业,王腾飞,赵刚,党翼,李尚中,周刚,王磊,张建军,樊廷录. 2024

[9]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利锋,马娟,王浩,曹言勇,李晶晶,贾腾蛟,杨继伟,李会勇. 2022

[10]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1]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郭强,赵久然,陈国平,滕海涛. 2000

[12]甘蔗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初报. 雷石富. 2011

[13]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14]马铃薯品种(系)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评价. 范士杰,马智黠,宋吉轩. 2006

[15]几个芥蓝品种农艺性状及菜薹品质比较. 谢景,李智军,卢文佳,曾晶,索海翠. 2015

[16]周口生态区12个芝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王瑞霞,张春花,孙玉霞,杨光宇,苗红梅,高树广,徐东阳,雷亚柯,李伟峰. 2019

[17]黄心乌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宋波,马迅,李昌贵,吕蕾,徐海. 2019

[18]整枝方式对礼品西瓜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杜志强,王迪,徐慧春,李志学,张宏宇,胡禧熙,韩墨. 2018

[19]9个芦笋品种在福建的适应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代玉立,杨秀娟,陈福如. 2017

[20]北方春大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李强,赵晓宇,王雪娇,贾利敏,李银换,苏二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