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籽鉴定法筛选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国胜
作者: 孙国胜;孙春青;戴忠良;马志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黄绿苗;不育系;恢复系;单籽鉴定
期刊名称: 蔬菜
ISSN: 1001-8336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9-12
摘要: 为了简化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春季以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作为母本与210个自交系进行杂交,当年秋季将得到的F1种子随机取2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单籽法筛选,至开出3朵花后开始鉴定其育性;第2年春季进行大田播种鉴定,鉴定内容与单籽鉴定法相同.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相近,单籽鉴定法及大田鉴定筛选出的恢复系占总试验材料的百分比分别为24.8%和24.3%,单籽鉴定法较大田鉴定法能够大量节省鉴定用地,节省近9个月鉴定时间,并且节省鉴定费用.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生化特性研究. 马志虎,孙春青,王建华,潘跃平. 2012
[2]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的温敏性分析及杂交种子纯度鉴定. 孙国胜,张昌伟,孙春青,戴忠良,马志虎. 2018
[3]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4]饲粮兼用高梁杂交种辽饲杂4号. 王德生. 2007
[5]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秦信容,杜才富. 2006
[6]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刘健章,施永祜,梁耿志,彭有. 2014
[7]几种水稻籼型恢复系和不育系离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 严钦泉,邓启云,刘选明,周朴华,李祥,储成才. 2002
[8]三系杂交中粳优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探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 2008
[9]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恢复系筛选结果初报. 徐大勇,方兆伟,樊纪伟,卢百关,刘汉青. 2006
[10]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11]酿酒专用红高梁-辽杂18号. 王德生. 2006
[12]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习性研究. 王胜军,王广峰,范俊山,张春和,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09
[13]两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刘光杰,寒川一成,蒲正国,杨英松,谯青春,沈君辉,谢雪梅,陈仕高,石敦贵. 2003
[14]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王昌华,张燕之,华泽田,徐正进,郑文静,赵家铭,刘欣,王辉,周毓珩. 2009
[15]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应用进展. 王昌华,张燕之,夏永胜,郑文静,赵家铭. 2009
[16]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谭震波,况浩池,阴国大,陈国良,左永树,赵甘霖. 1993
[17]北方杂交粳稻7个骨干亲本开花性状研究.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陈盈. 2022
[18]优质糯高粱杂交种晋糯3号的选育. 周福平,柳青山,张一中,张晓娟,邵强. 2021
[19]辽宁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选育方法探究. 张文飞,陈国秋,张海金,王凯玺,朱康宁,朱晓东,孟庆林. 2020
[20]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王丰.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陈乔;孙国胜;毕风兰;张振超
关键词:镇江;设施番茄;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产量
-
甘蓝β-淀粉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达分析
作者:山溪;陶美奇;潘永飞;秦文斌;张振超;姚悦梅;戴忠良
关键词:甘蓝;BAM基因家族;低温胁迫;亚细胞定位
-
睡莲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婧;李风童;孙春青
关键词:睡莲;形态学;胚胎学;基因功能;杂交育种
-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甜瓜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刘颖;孙国胜;单星菲;吴晓东;凌须美
关键词:全生物降解地膜;地膜减量替代技术;甜瓜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花菜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作者:张振超;陶美奇;潘永飞;孙国胜;王传友;安林海;戴忠良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指纹图谱;纯度鉴定;分子标记
-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诱导羽衣甘蓝小孢子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
作者:姚悦梅;任杰;刘传宏;山溪;张振超;戴忠良
关键词:羽衣甘蓝;小孢子培养;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胚状体发生
-
羽衣甘蓝BoLMI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分析
作者:姚悦梅;任杰;山溪;戴忠良;张振超
关键词:羽衣甘蓝;BoLMI基因;克隆;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