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与施氮对西北旱区饲草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正业

作者: 魏正业;张海星;石薇;常生华;张程;贾倩民;侯扶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氮;青贮玉米;豆科作物;产量;营养品质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2638-26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间作和施氮是提高饲草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然而,在西北旱区青贮玉米-豆科作物间作系统的适宜施氮量尚不明确。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种植方式(青贮玉米-拉巴豆间作,silagecorn/Dolichos lablabintercropping,SL;青贮玉米-秣食豆间作,silagecorn/foddersoybeanintercropping,SF;青贮玉米单作,silage corn monoculture, S)和4种施氮水平(N1:0 kg hm–2; N2:120 kg hm–2; N3:240 kg hm–2; N4:360 kg hm–2)。分析种植方式和施氮水平对饲草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探索适宜西北旱区的玉-豆间作组合及施氮量。结果表明,与S处理相比, 2019年和2020年SL处理的干草产量分别显著增加8.94%和8.6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12.28%和8.90%。间作较单作显著提高了饲草作物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施氮处理较不施氮显著提高了饲草作物的干草产量、粗蛋白、淀粉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而对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2019年N2、N3和N4的干草产量较N1分别显著增加30.30%、56.19%和53.95%, 2020年分别显著增加22.02%、60.54%和51.83%。N3和N4的WUE显著高于N1和N2,而N3与N4无显著差异。所有处理中,SL-N3获得了最高的2年平均干草产量(33.10thm–2)、粗蛋白含量(10.01%)和水分利用效率(62.50kghm–2mm–1)。综上所述, SL-N3是一种适合西北旱区青贮玉米生产的种植管理模式。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禾豆间作与施氮对河西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张海星,常生华,贾倩民,周大梁,张程,刘永杰,李红,侯扶江. 2021

[2]灌溉模式与种植方式对河西地区青贮玉米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董姗,王皓,贾倩民,常生华,ShahzadAli,刘永杰,张程,侯扶江. 2020

[3]9个青贮玉米品种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何万荣,孙强,席琳乔,段震宇. 2022

[4]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适宜性评价. 张京磊,吴波,王国良,柴士名,周圆. 2024

[5]氮磷钾配施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迟凤琴,苏俊,高中超,赵秋. 2007

[6]雁门关畜牧生态区青贮玉米品种鉴选与评价. 王瑞,平俊爱,张福耀,李慧明,王玉斌,楚建强,杨芳,詹鹏杰. 2020

[7]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连晓荣,周文期. 2019

[8]宁夏固原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研究. 侯湃,陈彩锦,张静妮,范龙,丁旺. 2021

[9]品种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瑛,苏亚军,吴建平,李玉,豆思远,张瑞,李泽民,贾莉,雷赵民. 2023

[10]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王斐,王克雄,关耀兵,王永宏,吴利晓,蔡启明,万鹏. 2023

[11]陇东旱塬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蒋丛泽,受娜,高玮,马仁诗,沈禹颖,杨宪龙. 2023

[12]四种豆科作物的光合生理和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 邹长明,王允青,刘英,张晓红,唐杉. 2015

[13]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施肥对豆科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菊生,孙楠,徐明岗,秦道珠,李冬初,申华平. 2007

[14]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不同施肥对豆科作物的影响. 孙楠,秦道珠,申华平,孙玉桃,谢慧兰. 2008

[15]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用大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金汕,董庆国,方伏荣,王仙,王钊英,郑伟,胡艳红,赵风兰,张建平. 2016

[16]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17]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金汕,贾永红,孙鹏,刘冲,王欢,罗四维,石书兵. 2021

[18]CO_2浓度升高与施氮对棉花光合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效应研究. 高志建,尹飞虎,刘瑜,李晓兰,何帅. 2014

[19]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 2018

[20]施氮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孙美迪,段文学,张海燕,解备涛,汪宝卿,王庆美,张立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