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PF鸡胚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甜甜

作者: 吴甜甜;李辉;刘爱晶;ALTAF Hussain;范林进;王永强;高立;高玉龙;李凯;刘长军;崔红玉;张艳萍;潘青;王笑梅;祁小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鸡胚

期刊名称: 中国家禽

ISSN: 1004-6364

年卷期: 2017 年 17 期

页码: 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vvIBDV)不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其分离鉴定通常采用直接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特殊设备,成本较高,较繁琐。研究旨在探讨SPF鸡胚作为IBDV分离工具的可行性,将IBDV阳性病料混悬液通过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9~11日胚龄SPF鸡胚,并盲传三代成功分离获得vvIBDV(IBD16GX01株)。分离毒各代次序列一致,且与SPF鸡分离氨基酸同源性100%。结果表明,SPF鸡胚可用于vvIBDV的分离鉴定,为vv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培养和增殖特性. 刘洪云,徐卫林,于爱娟. 1989

[2]鸡胚血液中PGCs的分离及原代培养. 李碧春,陈国宏,赵东伟,钱菊汾. 2001

[3]鸡胚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研究. 洪智敏,贾永杰,瞿明仁,黎观红,刘思国. 2011

[4]MTT比色法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崔言顺,马秀丽,张秀美,黄兵. 2003

[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江苏分离株的鉴定及其致病特征分析. 揭鸿英,朱亚露,毕志香,赵阳,何家惠,侯继波,于漾. 2017

[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胡晓苗,张丹俊,汪丽,李克勇. 2006

[7]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比较及高表达毒株的分离. 王永山,周宗安,张建昌,邓小昭,罗函禄,刁振宇,高健,孙茂华. 2001

[8]蓝舌病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和卵黄囊对其细胞毒效价的影响. 魏天,曹阳,张立春,云巾宴,李欣,罗晓彤,苏斯瑶,金海国. 2018

[9]我国水貂、狗犬瘟热病研究第二部分强毒培育. 高云,齐维香,籍玉林,曲维江. 1981

[10]我国水貂、狗犬瘟热病研究第一部分病毒分离、鉴定. 高云,曲维江,籍玉林,齐维香,刘树德,赖明程. 1981

[11]海藻硫酸多糖和中药复方对鸡胚接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 程邓芳,王红均,黄庆洲,张莉,刘娟,先宏. 2018

[12]鸡胚来源的外泌体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李莹,瞿浩,何静怡,刘天飞,王劼,王艳,舒鼎铭,罗成龙. 2020

[13]不同基质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李光谱,张艳,张飞齐,白朋勋. 2019

[14]雌雄鸡胚性腺microRNA表达检测及靶基因预测分析. 何川,赵乐乐,翟正晓,高宏巍,蒲弘俊,陈永灿,汤琳琳,杨凯旋,李世玉,黄启忠,孟和. 2012

[15]猪流感抗体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陈艳,辛晓光,杨焕良,李婷,李海燕,乔传玲,陈化兰. 2006

[16]鸡W染色体基因GPBP1在胚胎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林晓,薛颖,刘龙,樊艳凤,高玉时,赵德标,Clinton Michael,龚道清. 2021

[17]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增殖特性的研究. 孙荣华,田志军,张鹏,郭云雷. 2004

[18]水貂犬瘟热免疫的研究Ⅰ复制鸡胚组织培养弱毒疫苗的研究. 华国荫,刘鼎新,吴英平,刘静芳,李君阁,魏良志. 1980

[19]鸭坦布苏病毒鸡胚弱化毒株的选育. 于可响,马秀丽,袁小远,刘存霞,胡峰,凌红丽,李玉峰,黄兵. 2016

[20]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鸡胚培养工艺研究. 史爱华,章振华,张建伟,沈佳,习硕,姜北宇,李林,赵蕾.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