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H和Na_2CO_3对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新华
作者: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刘志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米淀粉;黏滞性;氢氧化钠;碳酸钠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08 期
页码: 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Na2CO3和NaOH对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稻米淀粉中加入1.00%Na2CO3和NaOH后,淀粉的糊化温度都显著降低;添加NaOH后籼稻和粳稻淀粉黏度曲线上升段的斜率增大,而糯稻的下降;与原淀粉相比加入Na2CO3和NaOH后淀粉黏滞谱线整体显著下降,并且NaOH使谱线的下降程度更大。碱使峰值黏度显著下降;籼稻和粳稻淀粉在消减值上都表现出显著降低;稻米淀粉的最终黏度几乎都显著下降。
分类号: S511.033
- 相关文献
[1]中性蛋白酶与超声波结合分离稻米淀粉及其黏滞性研究.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 2009
[2]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稻米淀粉回复值.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刘志霞. 2009
[3]糖对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刘志霞. 2009
[4]香稻种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分析. 刘志霞,李晓方,毛兴学,刘彦卓,卢东柏. 2009
[5]稻米淀粉崩解值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 2009
[6]氯溴异氰尿酸及其复配药液对家蚕主要病原体的消毒效果试验. 李云芝,刘文光,石瑞常,顾寅钰,胡自江,衣葵花,朱红. 2013
[7]二溴海因药液对家蚕真菌病和病毒病主要病原体的消毒效果试验. 李云芝,刘文光,石瑞常,衣葵花,顾寅钰,胡自江. 2010
[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张燕宁,张兰,李娇,毛连刚,蒋红云. 2016
[9]NaCl和Na_2CO_3对扁穗雀麦新品系种子萌发的胁迫. 田宏,刘洋,张鹤山,蔡化,陈明新. 2010
[10]采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处理对南果梨轮纹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崔建潮,贾晓辉,孙平平,佟伟,王文辉. 2019
[11]氢氧化钠改性石榴皮渣(籽)膳食纤维及其组分分析. 杨妍,郭楠,哈益明,段玉权,丁洋,陈云堂,崔龙,刘芯钥,侯清华,马兰雪,李庆鹏. 2018
[12]一种快速提取血吸虫虫卵方法的建立. 赵登云,许瑞,林矫矫,陆珂,洪炀,李浩,童来保,赵家喜,朱传刚. 2014
[13]碱和蒸汽高压对小麦秸秆中粗纤维降解率的影响. 白献晓,王二柱,朱群,常娟,尹清强,刘超齐,卢富山. 2016
[14]应用NaOH制备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影方法的建立. 王丹丹,倪艳秀,祝昊丹,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何孔旺. 2017
[15]响应面法优化氢氧化钠浸提高粱色素工艺. 罗欣月,石太渊,张佰清,张良辰. 2016
[16]茭白鞘叶成分及其尿素和碱处理的影响. 汪丽芬,张先福,翁巧琴,王亚琴,郑会超,陈学智,周卫东. 2012
[17]密度、氮肥水平对粳稻苏香粳3号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黄萌,朱勇良,谢裕林,张青. 2015
[18]稻米淀粉黏滞性和质构性研究.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李元瑞. 2007
[19]糙米中蛋白质对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刘志霞. 2009
[20]蛋白质中二硫键对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劲松;伍龙梅;包晓哲;刘志霞;张彬;杨陶陶
关键词:早晚兼用型水稻;‘丝苗米’;氮肥;产量;稻米品质
-
耐盐水稻新品种广红3号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张强;江奕君;林青山;余宁;魏娟;高云;刘志霞
关键词:常规籼稻;红米;耐盐;广红3号
-
黑米联合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研究
作者:李菲婷;林武贞;马永轩;郝娟;刘志霞;林梦芝;王佳佳;钟立煌;廖娜;刘光;李萍;周鹏飞;张雁;邓媛元
关键词:黑米;膳食纤维;菊粉;聚葡萄糖;便秘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及其培养对策建议-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张陆军;张愉;黎燕如;颜斌;肖昕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综合素质;对策;建议
-
华南地区主栽籼型糙米食用品质比较分析
作者:李亚;李健雄;张名位;刘光;魏振承;张雁;唐小俊;刘志霞;王佳佳;钟立煌;廖娜;邓媛元
关键词:籼稻;糙米;蒸煮品质;理化特性;糊化特性;质构特征
-
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黄章慧;黄广艺;李梦兴;林振亮;柯达;张梦柯;张鹏;罗飞苑;肖昕
关键词:高层次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建设
-
新时期农业科研机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黄广艺;彭碧琳;胡泽浩;黄章慧;肖昕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