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库贮藏20年以上种子生活力与田间出苗率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辛霞

作者: 辛霞;陈晓玲;张金梅;卢新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质库;长期贮藏;生活力;出苗率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934-9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34种作物14706份的国家库贮存种子进行了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存20年后,92.9%被监测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但有155份种子(占被监测份数的1.1%)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发芽率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发芽率显著下降的作物包括蚕豆、小豆、黄麻、蓖麻、甜菜、西瓜、烟草、牧草。小麦等8种作物2078份种子的田间出苗率调查表明,所有种质均有出苗,但有8份种质的出苗率低于10%。出苗率与入库初始平均发芽率存在差别,平均出苗率最高的作物为普通菜豆86.2%,仅比该批入库初始发芽率平均值低9.3%;平均出苗率最低作物为谷子39.2%,比该批种子的入库初始发芽率平均值低51.3%。总体而言,国家库内保存的作物种子中,多数可安全保存20年以上,尤其是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种子,但对于蚕豆、小豆等平均监测发芽率出现显著下降的作物种子需要增加监测频率,以确保种子的长期安全保存。

分类号: S339.32

  • 相关文献

[1]河北种质库部分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耿立格,李灵芝,王丽娜,李翠霞. 2006

[2]库存野生稻种质资源发芽力研究. 望飞勇,温东强,覃武. 2011

[3]库存玉米种质资源发芽力监测与分析. 温东强,望飞勇,覃武. 2015

[4]8种粮食和蔬菜作物种子短期节能储藏研究. 何娟娟,卢新雄,栗钊,辛霞. 2016

[5]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对长贮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效果. 李志文,张平,刘翔,任朝晖,集贤,李春媛. 2014

[6]长期贮藏对小麦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 葛荣朝,赵茂林,赵宝存,沈银柱,黄占景. 2005

[7]高压微射流对长期贮藏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黄利华,彭述辉,黎海彬,张业辉,陈林. 2013

[8]国家作物种质库长期贮藏的高粱种子生活力监测研究. 陈晓玲,卢新雄,辛萍萍,张志娥,陈辉,王鸿凤. 2006

[9]全雄罗非鱼研究新进展. 徐竹青. 2005

[10]四十年改革开放 几代人梦想成真-记中国作物种质资源40年发展巨变. 刘旭. 2019

[11]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颜伟,杨欣,朱银,狄佳春,徐婷婷,蔡士宾. 2020

[12]水稻等重要作物种子的保存与管理体系探究. 孔宪琴,张小惠,李春生,张克勤,胡光连. 2018

[13]种质库栽培稻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宁秀呈,温东强,田新宙. 2004

[14]低温贮藏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黎芳,邢钇浩,邓海燕,梁桂东,陆贵锋,黄凤珠,刘朝安,武志江. 2020

[15]湖南种质库稻种活力监测分析. 李小湘,刘文强,潘孝武,李卫红,周志武. 2015

[16]农业种质库的设计与建设要求探讨. 卢新雄. 2003

[17]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 张宗文. 2006

[18]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发展和展望. 董玉琛. 2001

[19]三种保存条件下水稻和小麦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期的分析. 辛霞,陈晓玲,张金梅,尹广鹍,何娟娟,覃初贤,卢新雄. 2014

[20]国家种质库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卢新雄,张云兰.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