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玉霞
作者: 赵玉霞;王克如;白中英;李少昆;谢瑞芝;高世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朴素贝叶斯方法;玉米叶部病害;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特征约简
期刊名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ISSN: 1002-8331
年卷期: 2007 年 43 卷 05 期
页码: 193-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锈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小斑病及褐斑病等五种玉米病斑图像的实际情况,在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统计学习方法,实现玉米叶部病斑的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对五种玉米叶部病害的诊断精度在83%以上。贝叶斯分类器具有网络结构简单、易于扩展等特点,对玉米叶部病害的分类识别效果较好,也为其它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分类号: TP391.41`TP183
- 相关文献
[1]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纹枯病识别研究. 刘婷婷. 2011
[2]基于图像处理的作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秦小立,叶露,李玉萍,刘燕群,谢铮辉. 2016
[3]基于图像识别的玉米叶部病害诊断研究. 赵玉霞,王克如,白中英,李少昆,谢瑞芝,高世菊. 2007
[4]蛋鸡发声与机械噪声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 曹晏飞,余礼根,滕光辉,赵淑梅,刘旭明. 2014
[5]基于MobileNets的果园害虫分类识别模型研究. 樊景超. 2018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纹枯病图像识别. 刘婷婷,王婷,胡林. 2019
[7]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果树花期树种识别方法. 王晓丽,张晓丽,周国民. 2017
[8]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烟草组分识别. 周博,朱文魁,王赵改,蒋鹏飞,刘洪坤,李智慧,张柯,付丽丽. 2022
[9]基于ResNet的典型养殖鱼类识别方法研究. 涂雪滢,刘世晶,钱程. 2022
[10]多时相极化SAR数据的旱地作物分类研究. 孙政,刘长安,梁庆国,曾妍,王迪. 2021
[11]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石洪康,陈肖,王志斌,胡光荣,马勇,张剑飞. 2022
[12]基于ROI融合特征的柑橘炭疽病诊断方法. 熊晓菲,王秀琴,庄翠珍,郭家贤,谢新锐,吴建伟,李奇峰. 2024
[13]田间害虫图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研究. 张红涛,胡玉霞,赵明茜,邱道尹,张孝远,张恒源. 2008
[14]近红外光谱的苹果内部品质在线检测模型优化. 郭志明,黄文倩,陈全胜,彭彦昆,赵杰文. 2016
[15]基于视频的植物动画合成方法. 蒋艳娜,肖伯祥,郭新宇,杨宝祝. 2015
[16]基于线结构光视觉的穴盘苗外形参数在线测量系统研制及试验. 冯青春,刘新南,姜凯,范鹏飞,王秀. 2013
[17]基于分形维数的放牧地秃斑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王钊齐,林慧龙. 2011
[18]基于扫描成像的作物近地高光谱获取与特征分析. 张东彦,黄文江,王纪华,杨贵军,朱大洲,刘镕源,马智宏. 2010
[19]支持向量机的动物血液光谱特征提取和识别分类. 卢鹏飞,范雅,周林华,钱军,刘林娜,赵思言,孔之丰,高斌. 2017
[20]基于机器视觉的作物多姿态害虫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 李文勇,李明,陈梅香,钱建平,孙传恒,杜尚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宋利;刘广周;张华;卢庭启;卿春燕;杨云山;郭晓霞;胡单;李少昆;侯鹏
关键词: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产量;细菌群落
-
灌溉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姚森崇;张国强;侯鹏;明博;王克如;谢瑞芝;李少昆;薛军
关键词:玉米;灌溉方式;密度;茎秆抗折断力
-
东北高产春玉米氮营养指标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
作者:辛江风;明博;薛贝贝;杨宏业;郭慧荣;冯大云;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少昆;禄兴丽
关键词:春玉米;多光谱遥感;随机森林;氮营养指标
-
典型黑土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瑞平;谢瑞芝;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王浩;刘武仁;郑金玉;李少昆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
东北冷凉区玉米籽粒脱水模型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吴琦;明博;高尚;杨宏业;张川;初振东;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籽粒脱水;Logistic Power模型
-
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西辽河平原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明达;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灌溉量;水肥一体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水肥一体化施磷量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梁忠宇;薛军;张国强;明博;沈东萍;方梁;周林立;张玉芹;杨恒山;王克如;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水肥一体;磷肥;抗倒伏;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