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存活率、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训兵

作者: 黄训兵;李辉;涂雄兵;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地蝗虫;植物源化合物;存活率;解毒酶;生物农药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58-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发防控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生物农药,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芦丁、单宁酸、烟碱和苦参碱4种植物源化合物处理后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存活率以及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3种解毒酶和3种保护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芦丁、单宁酸、烟碱和苦参碱处理后,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存活率分别为43.63%、62.65%、25.91%和16.62%,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体内ROS浓度分别为263.56、186.94、351.62和392.13 pg/g,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分别为562.19、362.63、679.36、659.23 U/g,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为236.27、189.25、295.36和315.66 U/g,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为326.89、296.97、392.16和386.29 U/g,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分别为359.23、367.16、382.79和435.65 U/g,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活性分别为196.63、136.68、278.37和327.16 U/g,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arE)活性分别为413.62、365.37、395.27和469.30 U/g;4个处理的存活率、ROS浓度、CAT活性、POD活性、CYP450活性和CarE活性均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烟碱和苦参碱毒性表现最强,芦丁和单宁酸次之。表明这4种植物源化合物在亚洲小车蝗绿色防控和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均具有潜力。

分类号: S812.6

  • 相关文献

[1]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 赵海龙,石洋,涂雄兵,董辉,张泽华. 2018

[2]植物来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姜运耀,吕国英,李燕飞,王普. 2012

[3]50种植物源化合物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评价. 石超,陈怡飞,贾振宇,孙怡,郭都,杨保伟,杨华,夏效东. 2018

[4]祁连山北麓四种天然草地蝗虫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孙涛,龙瑞军,刘志云. 2010

[5]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孙涛,赵景学,田莉华,刘志云,龙瑞军. 2010

[6]祁连山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组成、发生时间动态及生物学特性. 孙涛,龙瑞军,刘志云. 2010

[7]金龟子绿僵菌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和草地蝗虫的效果. 庄乾营,刘同金,赵维,常志斌. 2010

[8]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群落时间动态的研究. 王皙玮,韩笑,张李香,范锦胜,孙元,王世喜,周艳丽,陈中华,张坤,王贵强. 2015

[9]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王皙玮,陈冬月,张李香,孙元,韩笑,范锦胜,王世喜,陈中华,张坤,王贵强. 2014

[10]草地蝗虫防治的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进展. 张泽华,王广军. 2011

[11]3种杀虫剂对荔枝蒂蛀虫的药剂敏感性和解毒酶活性影响. 李鹏燕,柏建山,刘艳萍,王思威,孙海滨,徐树兰. 2016

[12]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对两者间后取食者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郅军锐,田甜,温娟,刘勇. 2016

[13]不同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的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 王彩云,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田俊策,鲁艳辉,吕仲贤. 2017

[14]不同小麦品种对麦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郭线茹,曹雅忠. 2005

[15]二斑叶螨对七种杀螨剂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机理研究. 刘庆娟,刘永杰,于毅,周仙红,马惠. 2012

[16]氟虫腈亚致死剂量处理对二化螟和大螟幼虫体内解毒酶系活力的影响. 黄诚华,姚洪渭,叶恭银,程家安. 2006

[17]不同地理区域桔小实蝇解毒酶系活性及其与抗药性水平关系. 金涛,梁广文,曾玲,陆永跃. 2014

[18]黄绿绿僵菌侵染对褐飞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珏锋,陈建明,舒金平,李芳,钟海英,吴鸿. 2018

[19]典型草原4种优势种牧草次生代谢物对亚洲小车蝗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陈德霞,刘旭,罗林华,黄训兵,吕慎金,李广阅,张泽华. 2020

[20]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风险:取食为害性及解毒酶活性变化初探. 王芹芹,崔丽,王立,黄伟玲,代黎明,袁会珠,芮昌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