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氮肥后移技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新月

作者: 刘新月;乔蕊清;卫云宗;李可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氮肥后移;超高产栽培;小麦衰老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1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26-2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 ,对冬小麦氮肥后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超高产条件下氮肥后移技术能进一步改善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确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延缓小麦的衰老 ,显著提高穗粒数和粒重 ,使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同步提高 ,从而稳定获得每公顷 750 0kg的子粒产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氮肥后移技术的研究. 李可意,刘新月,乔蕊清,卫云宗. 2001

[2]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张馨文,孙亚辉. 2012

[3]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裴雪霞,王秀斌,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09

[4]氮肥后移对抽穗后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明达,马守臣,杨慎骄,张素瑜,关小康,李学梅,王同朝,李春喜. 2015

[5]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 2015

[6]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初步研究. 张天术,叶立涛,彭顺光,苏德润,邓小林. 2010

[7]江苏大丰市“双高生态棉”栽培技术研究. 顾龙林,王宣山,周治国,陈德华,徐立华,周日明,刘燕. 2010

[8]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系统理论与途径. 徐富贤,熊洪. 2000

[9]关于超级小麦若干问题的探讨. 田云峰,王绍中,季书勤. 2006

[10]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Ⅲ.实现超高产栽培的对策. 熊绪让,裴又良. 2005

[11]湘早籼19号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主要病虫发生危害特点调查分析. 张玉烛,马国辉,何英豪,肖丽荣,徐淑云,唐汇国,刘朝友,刘国京. 1998

[12]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研究. 李永友,吕和平,宛晓萍,周兵,孙茂虎,方先和,陈周前. 2007

[13]杂交水稻冈优151超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研究. 周维佳,刘远坤,罗德强,陈文强,余常水. 2003

[14]青海超高产栽培春小麦群体发育动态指标研究. 熊国富. 2003

[15]四川省春马铃薯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与措施. 屈会娟,黄钢,邓金贵,梁远发. 2012

[16]金优431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周维佳,余常水,罗德强,周乐良,刘远坤. 2004

[17]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Ⅱ.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素. 裴又良,马国辉. 2005

[18]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段小丽,张富林,倪承凡,吴茂前,范先鹏,熊桂云. 2020

[19]水稻氮肥后移加保蛛控虫技术模式在肥药减施增效中的实践. 成晓松,程兆榜,陆凡,仇学平,宋巧凤,谷莉莉,胡健,吴薇薇. 2018

[20]巢湖流域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下农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丁树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