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区冬小麦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彬

作者: 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麦两熟;我国小麦生产;全球气温;粮食生产安全;响应机制;理论参考;抽穗扬花期;光合速率;作用机制;土壤蔗糖酶

期刊名称: 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于全球气温升高的背景下研究作物生产的响应机制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4种全敞开增温方式(FreeAirTemperatureIncreased,FATI)探索小麦地上和地下生物学机制对气温升高的响应特征,为全球气温升高的情景下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对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理论参考,试验于2006~2008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进行,设置4个增温水平: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青稞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韦泽秀,金涛,曾兴权,徐友伟,侯亚红. 2012

[2]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特点与疫苗免疫保护的相关性研究. 林跃智,邓喜林,沈楠,吕晓玲,赵立平,邵一鸣,沈荣显,周建华. 2008

[3]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特点与免疫保护相关性研究. 林跃智,邓喜林,沈楠,吕晓玲,赵立平,邵一鸣,沈荣显,周建华. 2008

[4]控制病虫为害增强农田林网碳蓄积能力. 卢美光,齐放军,张文蔚. 2011

[5]气候变化对未来棉花病害的影响. 齐放军,张文蔚. 2013

[6]2005~2012年国家区试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程晓晖,刘越英,黄军艳,刘胜毅. 2012

[7]基于GIS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09

[8]基于ArcGIS Engine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何英彬. 2010

[9]基于GIS的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10

[10]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09

[11]基于GIS的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10

[12]基于熵值法的广东省地级市粮食生产安全评价研究. 梁伟森,方伟,杨万江. 2017

[13]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对荒漠绿洲麦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崔燕华,周婷婷,沈煜洋,陈利,蔺国仓,杨安沛,张航,雷钧杰,李广阔,高海峰. 2022

[14]中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门玉英,盛建新,邹小伟,翟东宇,张一博,余昶颖,王贵春. 2014

[15]基于ArcGISEngine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何英彬. 2010

[16]保护性耕作对南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张岳芳,孙国峰,周炜,胡宇容,王鑫,陈留根,郑建初. 2015

[17]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季CH_4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王亚雷. 2010

[18]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的增产培肥效果. 王振忠,吴敬民,陈留根,朱普平. 2003

[19]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池忠志,郑家国,孔祥猛. 2007

[20]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甲烷及养分减排研究. 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郭智,肖敏,刘红江,王子臣.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