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寒区高丹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适宜比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艳霞

作者: 徐艳霞;杨曌;孙芳;李红;黄新育;柴华;王晓龙;李莎莎;宋敏超;吴玥;周景明;王宇;丁昕颖;何长安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关键词: 东北寒区;高丹草;紫花苜蓿;混合青贮

期刊名称: 中国饲料

ISSN: 1004-3314

年卷期: 2022 年 017 期

页码: 100-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确定适合东北寒区高丹草和紫花苜蓿的最佳青贮比例,试验以高丹草和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分别按照5:5、6:4、7:3、8:2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添加5%CaCO3和不添加5%CaCO3的试验处理,不添加紫花苜蓿和CaCO3的高丹草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处理的组合中,以不添加CaCO3的高丹草与紫花苜蓿以5:5混合配比时,其营养品质中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35.53%、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47.43%,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添加CaCO3的处理;粗蛋白质(CP)含量为17.83%,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CaCO3的处理.发酵品质中,V-Score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和不添加CaCO3处理的的混合青贮均高于90分.综合考虑混合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得出,在东北寒区,添加紫花苜蓿能够显著提高混合青贮的饲用品质,且高丹草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最佳配比为5:5,并且不宜添加CaCO3.

分类号: S816.5

  • 相关文献

[1]混贮模式对高丹草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梁欢,刘贵波,吴佳海,曾兵,李源,游永亮,赵海明. 2016

[2]铜胁迫对高丹草和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瑞刚,唐世荣,郭军康,赵玉杰,宋正国. 2010

[3]4种替代植物对黄顶菊入侵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马杰,皇甫超河,易津,杨殿林. 2011

[4]入侵植物黄顶菊与3种牧草竞争效应研究. 马杰,易津,皇甫超河,杨殿林. 2010

[5]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与甜高粱混贮品质的影响. 包锦泽,孙志强,陆健,李源,刘贵波,玉柱. 2021

[6]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张丁华,王艳丰,刘健,王书丽,陈付英. 2019

[7]苜蓿与羊草混合比例对青贮饲草品质的影响. 丁霞,肖燕子,孙林,何立超,唐佳新,胡梦洁,姬宇飞. 2024

[8]不同密度对紫花苜蓿与饲料枣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刘振宇,谢楠,智健飞,冯伟,秦文利,刘忠宽. 2019

[9]开花初期芦苇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研究. 王晓春,马晓霞,杨天辉,高婷,梁小军. 2024

[10]高丹草新品种巴牧1号的选育. 闫文芝,邬福祥,张煜杉,王刚,陶格斯,李成. 2013

[11]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尹利,逯晓萍,傅晓峰,李美娜,郭建. 2006

[12]高丹草在贵州中部台地适应性研究. 陈国南,陈晓静,杨菲. 2010

[13]几种高丹草的青贮效果评价. 吕宁,项锴锋,娜日苏,祜群,杨秀芳,梁庆伟. 2015

[14]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5

[15]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6]高丹草航天不育材料的扦插繁殖. 杜周和,陈永霞,左艳春. 2009

[17]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8]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王国栋,贺春贵,何振富,顾娴,郝生燕,邹凤轩,刘陇生. 2020

[19]种植密度对陇东旱塬区光敏型高丹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刘陇生. 2018

[20]饲料新秀-高丹草. 杨俊卿.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