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老茎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微胶囊的性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耀

作者: 张耀;程文龙;刘光宪;王辉;李雪;王丽;李万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芦笋;老茎;黄酮;微胶囊;模拟消化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2 年 13 卷 010 期

页码: 3359-3366

摘要: 目的 获得芦笋老茎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制备芦笋黄酮微胶囊并揭示其物理及消化特性,探索芦笋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新途径.方法 运用超声协同酶法从芦笋老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芦笋老茎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芦笋黄酮微胶囊,对其理化性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60%、纤维素酶添加量2%、超声功率80 W 和超声时间1.5 h,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0.268%.微胶囊成品的粒径为0.8 mm、含水率为3.10%、密度为0.562 g/cm3、平均包埋率为73.62%,微胶囊形态完整、结构致密.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分析表明,微胶囊在肠道中的释放率为40.55%,具有定点缓慢释放有效成分的功能.结论 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笋老茎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效果,制备的黄酮微胶囊物理及消化性能较好,相关研究可为芦笋副产物精深加工提供理论支撑.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分蘖洋葱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品质. 何畅,李达,高岩松,刘佳彤,苏颖,王景会. 2021

[2]荧光光度法测定芦笋中总黄酮含量. 穆宏磊,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葛林梅. 2010

[3]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吸附茶多酚的条件优化及其体外模拟消化稳定性研究. 高慧颖,赖恭梯,官雪芳,郑亚凤,李舒婷,王琦. 2022

[4]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王钰明,赵峰,张虎,张宏福. 2016

[5]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刘步瑜,刘兴泉,张治国,吴列洪,蔡静,杨开,吴卫成. 2024

[6]乳清蛋白与多糖复合凝胶制备微胶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予心,蔡丹,宋秋梅,张晓磊,武岩峰,朴春红,刘景圣,王玉华. 2015

[7]微胶囊陈皮软糖的制备和工艺研究. 张岩,吴继军,徐玉娟. 2012

[8]纳豆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张杰,葛武鹏,杨希娟,党斌. 2017

[9]沙棘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刘光宪,周巾英,祝水兰,熊慧薇,冯健雄. 2017

[10]农药微胶囊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雯婷,崔蕊蕊,庄占兴,左文静,主艳飞,高继跃. 2017

[11]超声法制备肉豆蔻油微胶囊的工艺优化. 周佳君,李超. 2013

[12]乳化剂对乙草胺微胶囊悬浮剂形成的影响. 郭雯婷,路福绥,庄占兴,李慧,李伟. 2010

[13]乳化凝聚法制备维生素B_1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吴格天,徐子伟,许梓荣. 2006

[14]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刘殿林,崔宏宇. 1999

[15]微胶囊化疫苗壁材的研究进展. 龚建森,吕晓娟,刘学贤. 2007

[16]南极磷虾虾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赵永强,谈俊晓,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李春生. 2019

[17]香薷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李超,陈尚龙,崔珏,刘全德. 2013

[18]鸡肉香味料微胶囊包埋技术. 崔海辉,谌迪,张子睿,吴清盛,茅小燕,卢文静,唐宏刚,孟祥河,肖朝耿,刘雪峰,张建成. 2019

[19]复合凝聚法制备绿咖啡油微胶囊及其性能. 谭睿,申瑾,董文江,章中,龙宇宙,胡荣锁,陈治华,蒋快乐. 2020

[20]蛋黄卵磷脂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研究. 唐宏刚,陈伊凡,李欢欢,张晋,肖朝耿,任发政,陈黎洪,程雅锦.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