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士明
作者: 孙士明;靳晓燕;王俊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模式
期刊名称: 农机化研究
ISSN: 1003-188X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目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翻埋还田、碎混还田和离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均优于对比的玉米秸秆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秸秆腐解效果、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作物生长效果最好,但机械作业成本最高;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土壤含水率效果最好,综合效益最高.因此,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应以粉碎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对实现"藏粮于地"、保护黑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233.1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 靳晓燕,赵海岩,张庆柱,庞爱国,王盛春,孙百惠,孙士明. 2023
[2]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辽宁省的调查. 周腰华,赖晓璐,潘荣光. 2018
[3]玉米秸秆收贮高效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 马秋颖,王智,徐道清,王秀东,顿宝庆,路明. 2017
[4]万寿菊粉碎还田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 高博,郝永丽,刘庆鹏,琦明玉,张玮,赵伟强,赵永锋. 2020
[5]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研究进展. 付雪高,李明,卢敬铭,王金丽,邓怡国,张劲. 2011
[6]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试验分析与控制.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2011
[7]抛送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风场模拟. 王学农,李从权,史建新,陈发,董远德. 2007
[8]秸秆还田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郑梅迎,刘玉堂,张忠锋,程森,蔡宪杰,朱启法,薛琳,徐茜,林伟,张继光. 2019
[9]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对土壤效应的研究进展.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王金丽,邓怡国,张劲,黄晖,宋德庆,连文伟. 2011
[10]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分析与控制.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2011
[11]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现状及对策. 卢敬铭,李明,韦丽娇,黄敞,董学虎. 2012
[12]多辊式仿垄形木薯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郑爽,邓干然,崔振德,李国杰,李玲,何冯光. 2023
[13]秸秆粉碎还田机应用特征与环境友好性评估. 赵冰. 2024
[14]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试验分析与控制(英文).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2011
[15]酿酒葡萄‘威代尔’果园玉米秸秆覆盖试验. 孙洪强,蒋春光,庞占荣,刘月英,万会民,李晓阳,林玉友. 2011
[16]三种青贮池整株青贮玉米秸秆效果比较分析. 陈浩林,张锦华. 2014
[17]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五)———尼龙袋法测定粗饲料养分瘤胃48h的消失率. 李杰,李秋玫,王立群,刘忠源. 2000
[18]玉米秸秆发酵基质不同配比对辣椒育苗效果的影响. 姜虹,杨红,涂祥敏,赖卫,余文中,詹永发,刘崇政. 2012
[19]葡萄园秸秆覆盖试验初报. 孙洪强,庞占荣,刘月英,李晓阳,林玉友. 2011
[20]酶磨法处理玉米秸秆的糖化发酵研究. 邵世芳,吴琴燕.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驾驶员熟练程度判定对鲜食玉米联合收获作业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邢璐露;叶彤;聂美玲;李志博;刘兴博;兰海涛;孙士明;常建国;林君堂;杨金砖;赵伟;张鑫;靳晓燕
关键词:鲜食玉米;驾驶员;熟练程度;评价指标;减损
-
基于PDCA的某玉米联合收获机支架断裂失效分析
作者:聂美玲;常建国;叶彤;孙士明;王海洋;王健富;刘兴博;杨金砖;兰海涛;邢璐露
关键词:玉米联合收获机;支架;断裂;失效分析;“PDCA”循环
-
辽宁省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
作者:靳晓燕;赵海岩;张庆柱;庞爱国;王盛春;孙百惠;孙士明
关键词: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耕作机械化;模式
-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靳晓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建议
-
与水稻插秧同步的螺旋推运式侧向深施肥装置的设计
作者:陈长海;毕春辉;靳晓燕;杨沫;董晓威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螺旋推运;侧向深施肥装置
-
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作者:徐莹莹;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王俊河;赵秀梅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性状;玉米生长;产量;机械作业
-
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
作者:宋秀丽;盘雨薇;孙士明;王俊河;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金新月;郝天乐;宋翔雨;杨德光
关键词:玉米;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