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明月

作者: 赵明月;刘源鑫;张雪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碳;NPP;碳中和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2 年 023 期

页码: 9405-9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包括农作物生物量碳汇和农田土壤碳汇两个方面,中国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大,碳储量高,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农作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率和影响因素对于解析全球碳循环和维系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通过以往研究和SoilGrids250数据研究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库时空分布,并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因素及固碳方法。结果表明,中国近30年来农作物生物量呈现增加趋势,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且空间分布不均,0—5cm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在16.7 g/kg到86.5 g/kg之间,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未来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方向。肥料和有机残留管理、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灌溉等管理措施是增加土壤有机碳汇的主要措施,但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估算仍存在不确定性。最后,从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估算、影响因素厘定和增汇技术研发3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为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助力“碳中和”寻求重要路径。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退化和恢复过程驱动的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变化. 于钊,李奇铮,王培源,蒋齐. 2022

[2]基于CASA模型的陕西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析. 石志华,刘梦云,吴健利,常庆瑞,谢宝妮,闻熠. 2016

[3]甘南地区植被类型及其NPP研究. 邹德富,冯琦胜,梁天刚. 2011

[4]基于MODIS数据的近15年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研究. 安妮,宁小莉,海全胜,丁蕾. 2020

[5]针对NPP VIIRS数据的云检测方法研究. 夏浪,毛克彪,孙知文,马莹. 2014

[6]藏北高寒草地NPP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盛文萍,江村旺扎,王宝山,李文福. 2007

[7]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藏北高寒草地NPP的影响. 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林而达,江村旺扎,王宝山,李文福. 2007

[8]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综述. 梁艳,干珠扎布,张伟娜,高清竹,旦久罗布. 2014

[9]针对NPPVIIRS数据的云检测方法研究. 夏浪,毛克彪,孙知文,马莹. 2014

[10]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成都市植被NPP时空分布的影响. 彭月月,魏妍冰,李启权,余雪莲. 2018

[11]内蒙古草地NPP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李刚,周磊,王道龙,辛晓平,杨桂霞,张宏斌,陈宝瑞. 2008

[12]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遥感估算研究. 姜立鹏,覃志豪,谢雯,王瑞杰,徐斌,卢琦. 2007

[13]基于CASA模型的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 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林而达,杨凯,江村旺扎,王宝山,李文福. 2007

[14]美国科学家利用微生物生产“纯”甲烷. MARK SHWARTZ,周亚丽. 2012

[15]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董文军,孟英,张俊,唐傲,张喜娟,刘猷红,来永才,王玉杰. 2021

[16]日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启示. 李东坡,周慧,霍增辉. 2022

[17]中国草地碳汇功能提升的挑战和行动对策. 张一然,赵依杨,倪义平,张雅楠,丁勇,刘丽. 2024

[18]中国渔船执行EEXI的适用性研究. 李胜勇,郑建丽,曹建军. 2022

[19]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焦念志,刘纪化,石拓,张传伦,张永雨,郑强,陈泉睿,汤凯,王誉泽,董海良,唐剑武,叶思源,董双林,高坤山,张继红,薛强,李琦,贺志理,屠奇超,王法明,黄小平,白雁,潘德炉. 2021

[20]辽宁省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碳中和能力研究. 张慧东,云丽丽,颜廷武.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