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骨干亲本鉴定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海亚

作者: 蔡海亚;张硕;刘刚;贾海涛;游艾青;焦春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骨干亲本;鉴定标记;聚类分析;种子纯度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1 年 022 期

页码: 7488-7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现代杂交稻育种的发展,利用表型进行品种特异性鉴定、品种真实性鉴定以及种子纯度测试的方法表现出诸多局限性,已经不再适合现代育种的进程。本研究利用水稻基因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位点开发了9个In Del标记用于鉴定生产中常用的29份杂交稻骨干亲本。利用标记电泳图谱做了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55左右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另外根据不同的亲缘关系和来源地区,又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9个亚群。最后利用品种鉴别标记和生长测试两种方法对一份杂交稻种子‘广两优476’纯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因此,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应用于现代育种的各个环节,从而加快新品种选育。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育种、新品种审定、品种鉴定以及种子生产提供有益的帮助。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SSR标记检测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的纯度. 胡兴雨,黄犀,陈忠明,王伟民,张红生. 2006

[2]酯酶同工酶电泳鉴定天优122、培杂双七种子纯度研究. 黎杰强,彭艺,徐翔飞,邓羽中,刘晖,张顺佳,范红超. 2005

[3]bar基因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林鸿生,华志华,张祥喜,吴伶莉,章善庆,黄大年. 2000

[4]基于抗病功能基因标记的中国三系杂交水稻骨干亲本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涛,蒋开锋,杨莉,杨乾华,万先齐,曹应江,游书梅,罗婧,郑家奎. 2012

[5]高原粳稻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陈于敏,单艳,世荣,苏振喜,邹茜,刘慰华,朱振华,寇姝燕,袁平荣. 2016

[6]杂交水稻干物质累积的基因型差异. 李耘,何光华,黄富,杨正林,张毅,吴丽君. 2004

[7]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M5637A制种纯度观察.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5

[8]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因素的研究. 蒋守华,刘葛山,倪向群,徐美琴. 2009

[9]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方法对比研究. 曹栋栋,詹艳,王洋,阮晓丽,徐小优. 2015

[10]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纯度幼苗鉴定方法初探. 戴剑,陈敏,张继红,张美娟. 2002

[11]2个杂交籼稻和2个粳稻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双重PCR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树林,王海燕,丁震乾,王秀娥,陈忠明. 2011

[12]“九二○”施用方法对高异交率三系不育系原种繁殖种子纯度的影响. 邓小林. 2010

[13]油菜品种双向鉴定循回整理法的应用效果. 田筑萍,邵明波,白俊霞. 2003

[14]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 王仙萍,郭平. 2005

[15]甘蓝型油菜双重雄性不育系ZCL801A制种纯度观察.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5

[16]用抗除草剂基因快速检测和提高杂交稻纯度的新技术. 黄大年,李敬阳,章善庆,薛锐,杨炜,华志华,谢小波,汪晓玲. 1998

[17]SSR标记技术在“七星”青萝卜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王超楠,黄志银,李梅,张红,范伟强,华德平. 2019

[18]用酯酶同工酶和AFLP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的种子纯度. 梅德圣,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2005

[19]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应用进展. 王昌华,张燕之,夏永胜,郑文静,赵家铭. 2009

[20]玉米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编码与种子纯度检验. 陈景堂,池书敏,马占元,刘志增,魏俊杰,孟义江,宋占权,祝丽英.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