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永臣
作者: 杜永臣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1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摘要: 近几年来,蔬菜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无土栽培中关键的技术是营养液的管理和调控。现就国内外关于蔬菜花卉无土栽培中氮素形态及氮素浓度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氮素形态 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是植物直接吸收的两种主要的无机氮。但是植物对二者的吸收同化过程以及其对植物本身的生理影响却很不同。有试验证明,植物对NH4+的吸收为被动扩散过程。进入体内的NH4+可立即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植物对NO3-的吸收则为主动吸收过程,需要代谢能量。而进入体内的NO3-必须经过硝酸和亚硝酸还原最后形成NH。”,才能被植物同化利用,这种还原过程在根系或叶片中都可以进行,但是都需要质子的供体。在叶片中进行的亚硝酸还原,光合作用产生的NAD*H为专一供体。从理论上讲植物利用IM的NH.一N比等量的NO。一N可以节省162千卡的能量。而且NHt吸附性强,不易淋失,利用率较高。但试验研究表明,无土栽培营养液中NH.一N为主要氮源时,往往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为了阐明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机制,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早在1936年,Clark就注意到NH4一N处理的植株灰分比NOs一N的少。1937年Wadleigh进一步发现NH。一N会引起植物体内阳离子,主要是Ca””、Mg““、K“等离子的减少。后来的许多试验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还普遍发现NH。一N会增加植株体内阴离子如PO。’一、SO。‘的含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植物对NH。”的吸收降低了根系环境的PH值。增加了H“含量。由于NHt与H“和其它无机阳离于发生站抗作用.结果造成了植株对金属阳离子吸收的减少。 一些研究还表明,NF乙一N在体内的过多积累会加速碳水化合物的呼吸降解;使光合磷酸化过程解偶联;破坏叶绿体的膜结合,降低Co。固定速度;限制植物对水分的收收;增加叶片的蒸腾速度。 由于NH。一N易产生毒害作用,所以无土栽培历来以硝酸钾、硝酸钙为主要氮源。但是逐渐发现在以NO。一N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会有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要改变营养液中的氮水平,钙、钾也要随之变化。2.营养液的PH值易上升,引起缺铁性失绿症。3.增加蔬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叶菜类尤其明显。4。植株叶片为淡绿色,葱类的叶子易折断。5.有的国家缺乏硝态氮肥。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使用或部分使用NH4一N或其它形态的氮素。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虽然NH。一N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但也因作物种类,光照强度、基质性质、氮素浓度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或部分使用NH。一N反而比NO。一N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B。rker等在基质中加入0*OS,以缓冲基质的酸化。结果供NH4一N的菜豆与供NOs一N的同样良好。Corol等用草炭蛙石的混合基质(体积比1:1)栽培番茄,结果两种形态氮素处理的产量基本相同。Jo sc单独使用草灰为基质栽培番茄,供给NH。一N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完全正常,古巴人为了解决硝态氮缺乏的问题,试验在石灰性砾石中栽培番茄。连续四年的试验表明,以硝酸按或以硫酸钱为氮源的植株产量和硝酸钾处理的相同或略高。Dozras等报道在分别以硝酸钙、硫酸铰、尿素为氮源的沙培番茄试验中,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单果重和果实的化学成分都无显著差异。余景泉、张德威等通过试验证明在以炭化稻壳为基质的番茄无土栽培中,可以使用硫酸按和尿素为氮源。但在无固体基质的无土栽培试验中,NH。一N和酸胺态氮往往表现出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和降低产量。 关于不同形态的氮素的不同比例对作物的影响也有许多研究报道。早在1953年,岩田等就发现,当营养液中的NH.一N和*0s一N浓度为1:1时,黄瓜植株的生长情况与全NO。一N处理的完全一样。在这方面,池田和大泽等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在氮素浓度为12me/L情况下,大部分蔬菜作物如黄瓜、番茄、菜豆、甘蓝、大白菜、菠菜、高售等在NH4一N:NOs一N=1:1的营养液中能够正常生长,甚至优于单纯供给NO。一N的植株。供给一定比例的NH.一N可以促进番茄的早期生育,提高果实的贮藏性,增加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杜永臣、张福没等研究了NH.一N和NO。一N的不同比例及尿素对沙塔黄瓜的影响。营养液全氮的10qo为NH.一N,就可以显著地促进秋冬季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50%和100弧NH。一N处理的植株,在秋冬季和春季,无论是叶片面积、坐瓜率,还是早期产量都明显地超过单纯供给NO。一N的植株。但在夏季,100@ NH。一N会明显地降低光合强度和果实产量。尿素处理的植株在秋冬季生育不良,但在春夏季生育、产量完全正常。这方面也有相反的报道。有人研究了NH。一N与NO。一N的不同比例对NFT栽培番茄和黄瓜的影响。试验表明单果重量.果实数目及产量都随着NH.一N的增加而减少。 根据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结果可以这样认为,在无土栽培蔬菜时,如果使用草炭、挂石、碳化稻壳、据末及河沙等为基质,可以增加营养液中的NH。一 N比例。但在无固体基质的水培中,NH.一N的比例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25吸。 关于不同形态氮素对花卉的影响也有许多研究报道。波斯菊、矮牵牛、串红、锦紫苏和牵牛花等在100%的NOs一N营养液中生育的最好。而营养液中加入20~40@的*H。一凡最适合于香石竹、秋海棠、三色%、非洲菊和百合的生长。唐昌蒲对于NO。一N与NH。一N的比例不敏感。 环境条件与氮素形态 光照和温度条件,会显著影响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反应。与NH。一N相比,植物吸收和还原NO。一N更容易受低温和弱光的影响。因此在冬季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可适当加人一定量的*H.一凡以促进生长发育。安井和本田等人的试验表明,在冬季进行番茄营养液栽培,应加入20%的NH.一N。对于黄瓜则应加入301o的NH。一N。夏季高温强光,NH。一N容易在体内积累而产生毒害作用。一些试验表明,夏季无土栽培的番茄,在供给NH。一N时,不但会抑制植株的生长,降低单果重和产量,而且还会显著地增加果实脐腐病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应以NOS一N为主要氮源,尤其是采用无固体基质栽培时。尿素在温度较低时,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而吸收过多未分解的尿素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在春夏季可以使用或部分使用尿素作为基质栽培的氮源。NH.一N会增加植物根系对氧的需求,所以,营养液中加人NH。一N时,一定要保证根际具有良好的通气性。 氮素浓度 应用于蔬菜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配方很多。各配方之间,氮素的浓度相差也很大。少者有47PPm,多者达280PPm。但大部分在100~250PPm的范围内。TSikalas等以珍珠岩为基质栽培番茄进行不同氮素浓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氮素浓度在不超过200PPm的范围内增加,能显著地提高作物的产量。但超过200ppm时对产量影响不明显。Dogras等进行沙培番茄。 85、 170及340PPm三种氮素水平下的产量从 5. 13增加到5.83(g/株,差异不显著。170PPm氮素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一些试验证明植物对营养液氮素水平的反应与营养液的盐度有着限制关系。在盐度不过高(<4ms/cm)的条件下,增加营养液中氮素浓度,可以显著地促进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当营养液的盐度过高(>sins/cm)时,增加氮素则没有意义。一般说来,营养液的氮素浓度不宜超过300PPm。 根据Hall的报道,提高营养液的氛浓度(30、60、120PPm)能够增加番茄的果实数目和单果重,提高植株叶片中N、Ca和Mg的含量,但减少P的含量,对果实品质及采收期无显著影响。也有人报道,增加氮浓度能够促进番茄开花,提高植株对水分的吸收。 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的NFT番茄试验表明,在营养液浓度自动控制的条件下,氮素浓度在10~320PPm范围内,番茄的总产量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营养液流动的情况1:,大大减小了离于被吸收以前向根系表面的扩散距离和扩散阻力,使植物可以忍耐较低浓度的氮素营养。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栽培系统中的氮素营养具有一定的缓冲和贮备,营养液的氮素水平一般控制在15。~2。DPPm。表1所列为英国一般通用的NFI’番茄营养液配方。 与氮素本身的浓度相比,氮素与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之间的浓度比例则更为重要。这种比例应该与植物所吸收的上述元素间的比例相似。如法国通用营养液配方确定营养液中氮磷钾三者比例为N:P刃。:K。0=1:0.4:1.2。一般测量的营养液的电导度只表示总的盐浓度,并不能说明各种元素的浓度。因此对于营养液循环的栽培方式,应该每2~3周测定一次各种大量元素的浓摩,或者全部更换一次营养液。 植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氮及其它大量元素需求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如番茄,在生育前期,对氮的需求较多。而到结果盛期,对磷钾的吸收相对较多些。所以在实际栽培中,就要根据植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要求的特性来对营养液进行相应地调整。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的氮素及其调控@杜永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杜永臣、张福墁、刘步洲.园艺学报,1989.16(1): 45~50 [2]池田英男、大泽孝也.园艺学会杂志,1980.48 (4):435~442 [3]池田英男.农业及园艺,1987. 62(l):71~78 [4]加藤彻,钟铃修.生物环境调节,1987.25(l): 7~12 [5] Adams, P. et al. Acta Hort. 1986.190: 253~259. [6] Barker,Allen V.et al. Plant Physiol,1966.41, 1193~1199 [7] Charbenneall,J.et al. Soilless Culture1988. 4(l), 21~30 [8] Clark, H.E. Plant Physiol, 1936. 11:5~24 [9] Dogras. C.et al. Horaklion Greece1984. P. 15 [10] Hall, D.A. J.Hort.Sci. 1984. 58(3):411~415. [11] Hartman, P.L. et al. J.Amer.Soc.Hort.Sci. 1986. 111(4), 487~490 [12] Haynes, R.et al. Bio .Rev .1978.53:465~510. [13] Wicox, G.E.et al. J.Amer. Soc. Hort.Sci., 1984. 109(3): 406~41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野生种醋栗番茄的芽期耐旱性鉴定
作者:高浩冉;朱璨;李君明;李灵芝;李鑫;刘磊;黄泽军;王孝宣;杜永臣;国艳梅
关键词:醋栗番茄;芽期;耐旱性;评价
-
利用种子红色荧光标记鉴定转基因番茄后代
作者:章力;魏凯;李珊珊;宁宇;路菲菲;王孝宣;国艳梅;刘磊;李鑫;杜永臣;李君明;黄泽军
关键词:番茄;种子;红色荧光蛋白;油体蛋白;转基因鉴定
-
番茄Ph-2基因晚疫病株龄抗性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作者:潘春阳;李鑫;苏文悦;胡俊玲;鲁晓晓;潘峰;张晨;张辉;黄泽军;国艳梅;王孝宣;杜永臣;刘磊;李君明
关键词:番茄;晚疫病;株龄相关抗性;转录组;过氧化物酶
-
64份醋栗番茄核心种质萌发期耐盐碱评价
作者:孙明明;郭冉博;李鑫;刘磊;朱璨;黄泽军;王孝宣;国艳梅;杜永臣;朱文莹;李君明
关键词:Na2CO3;醋栗番茄;耐盐碱;萌发期;评价
-
基于核心InDel标记樱桃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应用
作者:张辉;李鑫;王志敏;胡俊玲;鲁晓晓;潘峰;潘春阳;苏文悦;徐毛毛;张敏;高浩冉;刘磊;黄泽军;王孝宣;杜永臣;李君明;朱文莹;国艳梅
关键词:樱桃番茄;InDel;遗传多样性;应用
-
番茄短节间基因BRACHYTIC(BR)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作者:杨沛;宁宇;魏凯;刘晓林;杨孟霞;李珊珊;王孝宣;国艳梅;刘磊;李鑫;杜永臣;李君明;黄泽军
关键词:番茄;株高;短节间;精细定位;分子标记
-
醋栗番茄核心种质芽期耐盐性评价
作者:苏文悦;李鑫;褚雄燕;包才;何旻霞;黄泽军;国艳梅;王孝宣;杜永臣;刘磊;李君明
关键词:醋栗番茄;耐盐性;芽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