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种群的RAPD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建玉

作者: 付建玉;韩宝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RAPD;黑刺粉虱;遗传多态性;种群;茶园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5 期

页码: 1887-189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RAPD技术对华东地区7个茶园的黑刺粉虱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出248条长度约为200~2000bp的DNA条带,其中19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0.24%。经Popgene软件分析,黑刺粉虱种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砚)为48.3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910,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日)为0.4442,表明黑刺粉虱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种群问遗传分化程度(Gst)较高,达0.3749,其中PPL以福建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JLS)最高,达77.42%,其次为安徽九华山种群(JHS)的65.73%;而且两种群的HE,H等遗传指标均较高。以NTSYSpc软件包,基于Nei's遗传距离对昆虫个体进行UPGMA和NJ法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并进行多维标度分析(MDS)。系统树显示:同一种群的个体优先聚类,遗传相似度高的种群依次聚类。多维标度分析也显示:浙江杭州、富阳和绍兴3种群集中分布,安徽宣城种群靠近该3种群;而九华山种群则与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聚拢;福建金山种群独立成簇。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认为粉虱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性;两个山地种群的多样性有别于其它种群,是因为山地环境和气候引起粉虱适应性的生态地理分化。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种群的RAPD多样性. 付建玉,韩宝瑜. 2007

[2]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种群的RAPD多样性. 付建玉,韩宝瑜. 2007

[3]矿物油对茶园黑刺粉虱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付洪信,王鹏,唐天成,曹欣然,许永玉. 2019

[4]茶园无公害防治对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 邹剑明,肖伏莲,陶杰. 2010

[5]四川茶园黑刺粉虱生物生态学及绿色防控技术. 蒲德强,刘毅,徐翔,尹勇,罗怀海,肖科军,彭应力,陈河竹. 2022

[6]黄板诱杀茶园黑刺粉虱及假眼小绿叶蝉效果及特性研究. 彭萍,唐敏,侯渝嘉,林强,黄尚俊,邓敏,胡翔,张莹. 2010

[7]可用于黑刺粉虱快速鉴定的SCAR分子标记技术. 万方浩,张桂芬. 2009

[8]茶园黑刺粉虱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付建玉,韩宝瑜. 2006

[9]福建省花生青枯病菌遗传多态性分析. 谢世勇,阮宏椿,杜宜新,林莉娇,马红娟,王伟新. 2009

[10]紫花苜蓿空间诱变突变体筛选及其RAPD多态性分析(简报). 王蜜,魏建民,郭慧琴,任卫波,徐柱,陈立波. 2009

[11]云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晏慧君,付坚,李俊,黄兴奇,王玲仙,程在全. 2006

[12]应用RAPD标记进行茶树优异种质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分析与分子鉴别. 陈亮,杨亚军,虞富莲. 2004

[13]烟田杂草小蓟锈病菌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张峻铨,时焦,韦建玉,孟坤. 2012

[14]甘薯抗、感茎线虫病品种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周忠,王欣,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秀英. 2005

[15]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全基因组DNA的RAPD多态性分析. 张艺萍,罗文富,杨艳丽. 2007

[16]绿僵菌菌株遗传多态性与地理来源及寄主种群分化的关联性. 农向群,张泽华. 2010

[17]蜜蜂授粉枇杷的RAPD分析. 曹联飞,赵东绪,苏晓玲,华启云,胡福良. 2014

[18]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封传红,何忠全,向运佳,胡荣平. 2016

[19]山西不同地域菜粉蝶RAPD遗传多样性. 曹天文,张敏,王瑞,宣善滨,王菊平,郭亚平,马恩波. 2009

[20]12个无芒雀麦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张凤霞,王铁娟,王照兰,杜建材,田青松,吴新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