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沙化程度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环境因素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云翔

作者: 金云翔;徐斌;杨秀春;李金亚;马海龙;高添;于海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草原沙化;环境因素;正蓝旗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3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4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草原沙化演替过程中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以内蒙古正蓝旗温性草原区为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了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土壤环境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地下生物量由土壤表层向深层急剧下降,总体呈"T"形分布,0~3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80%以上;随着草原沙化程度的加剧,地下生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的地下生物量平均密度分别为2 598.67,2 318.45,390.26,117.25g/m2。2)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0cm以下土壤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沙化草地深层土壤含水量略高于表层含水量,未沙化草地土壤保水能力优于沙化草地。3)在草原沙化演替进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未沙化草地相比砂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沙化草地砂粒含量占90%以上;温性草原土壤pH值总体属于中性,各类型沙化草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值较未沙化草地显著下降(P<0.05)。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锡林郭勒盟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正蓝旗为例. 李金亚,徐斌,杨秀春,金云翔,李亚云,张济,赵莉娜,李润林. 2011

[2]锡林郭勒盟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正蓝旗为例. 李金亚,徐斌,杨秀春,金云翔,李亚云,张济,赵莉娜,李润林. 2011

[3]草原沙化治理的八大误区. . 2005

[4]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分析. 杨婷婷,吴新宏,姚国征,王秋菊,李鹏. 2009

[5]基于3S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与实证研究. 杨婷婷,吴新宏,王秋菊,李鹏,姚国征. 2009

[6]草原生物量及碳密度遥感估算--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金云翔,徐斌,杨秀春,李金亚,高添,于海达,马海龙. 2013

[7]近40a内蒙古正蓝旗气候变化特征. 李鹏,杨婷婷,吴新宏,吕世海,刘同海. 2013

[8]草原生物量及碳密度遥感估算——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金云翔,徐斌,杨秀春,李金亚,高添,于海达,马海龙. 2013

[9]正蓝旗沙漠化草地分布格局及2002年-2011年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杨婷婷,刘朋涛,刘同海,李鹏,吴新宏,吕世海. 2013

[10]鄂温克旗与正蓝旗野生果树功能性成分比较. 包秀霞,廉勇,乌义汗,昭拉. 2015

[1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景增春,丁路明,龙瑞军. 2007

[12]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地下生物量分配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严月,朱建军,张彬,张艳杰,鲁顺保,潘庆民. 2017

[13]苏北滩涂区施肥对菊芋生长和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 赵秀芳,杨劲松,蔡彦明,姚荣江,李冬顺,韩建均. 2010

[14]综合系统评价视角下的草畜平衡机制刍议. 林慧龙,王钊齐,张英俊. 2011

[15]养分添加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影响. 贺星,马文红,梁存柱,红梅,柴曦,赵巴音那木拉,张宇平,杨绍欢,张佳鑫. 2015

[16]水分条件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单立山,张希明,王有科,王蕙,闫海龙. 2008

[17]家畜践踏对环县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林慧龙,侯扶江,李飞. 2008

[18]高寒草原季节牧场生物量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顾永超,李多才,侯扶江. 2019

[19]甘肃马鹿春秋季放牧对高寒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忆轩,李多才,侯扶江. 2019

[20]不同放牧时间对荒漠草原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任佳,卫媛,吕世杰,聂雨芊,卫智军,张爽,刘红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