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种绿肥模式下茶树光合特征参数的日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傅海平

作者: 王沅江;周品谦;周成建;邓涛;李泽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间种;绿肥;光合参数;日变化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82-85+90

摘要: 研究了茶园单种(对照)和间种绿肥模式(T_1、T_2)下茶树叶片光合特征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间种绿肥模式显著提高了茶树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光合总量和日蒸腾总量,降低了光合有效辐射、叶片温度和比叶重;在T_1和T_2下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2:00时,而对照的均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和16:00时;在间种绿肥模式T_1(绿肥株高135~145 cm)下茶树的光合参数表现最好。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高寒区玉米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历艳璐,王俊鹏,于欣志,魏宏磊,赵洪祥,边少锋,张治安. 2024

[2]玉米和毛苕子间种轮作对土壤水分及硬度的影响. 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巴国民,赵瑞广. 2013

[3]坡地果园间种不同绿肥的效应研究. 李苹,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 2009

[4]绿肥间作对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傅海平,周品谦,王沅江,莫泽东,李泽恒,马青平,HoangHaNguyen,黎星辉. 2020

[5]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

[6]6个木薯品种不同行距间种毛豆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周宾,邓春恒,范大泳. 2014

[7]间种大豆对宿根甘蔗的影响. 覃刘东,杨建波,彭东海,杨丽涛,李杨瑞. 2019

[8]核桃幼林林下间种牧草对土壤温度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2019

[9]玉米间种草木犀技术. 于海林,范瑞兰,吴尔奇,马正耕,王宁. 1988

[10]甘蔗间种大豆的试验. 李杨瑞,杨丽涛,方锋学,朱秋珍,谢金兰,刘晓燕. 2011

[11]武鸣县木薯间(套)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陆昆典,李兆贵,李春光,黄洁. 2011

[12]幼龄胶园间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罗萍,姚艳丽,贺军军,程儒雄,马德勇,黄海杰,华元刚. 2013

[13]甘蔗苗期间种大豆增产增收效应分析. 吴才文,刘家勇,王建光,陈学宽,杨洪昌. 2004

[14]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 江泽普,刘斌,黎焕光,廖青,刘永贤,陈桂芬,何永群,韦广泼,黄玉溢. 2010

[15]槟榔园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红脉穗螟发生数量的影响. 吕朝军,钟宝珠,钱军,苟志辉,连春枝,覃伟权. 2014

[16]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贺军军,姚艳丽,罗萍,马德勇,程儒雄,张华林. 2015

[17]我国甘蔗间种不同作物的研究进展. 汪淼,方锋学,翁梦玲,吴建明. 2012

[18]不同玉米品种间、混种植栽培的技术探讨. 史振声,张喜华,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 2006

[19]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周兆德,陈俊明,赖华英. 2011

[20]幼龄胶园间种菠萝对土壤肥力和种植效益的影响. 贺军军,姚艳丽,罗萍,马德勇,戴小红,程儒雄.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