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氮肥对水稻生长、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艳

作者: 刘艳;曲航;邢月华;王晓辉;宫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型氮肥;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10-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新型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氮损失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不同类型适合辽河平原区水稻施用的新型氮肥及施肥方式,以实现北方粳稻高产高效.在等氮量210kg/hm2施用条件下,设置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不同新型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氮肥能够提高后期水稻株高9.68%~17.07%,同时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使水稻成穗率提高了 21.28%~27.90%;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穗长,并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稻产量分别增加6.09%、5.65%和3.26%,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23.30%、26.21%和30.42%,经济效益提高了 5.80%~10.25%.而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处理与普通尿素相比减产17.17%,经济效益降低了 35.5%.因此,辽河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适宜施用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3种新型肥料,同时结合基追的施肥方式可提高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新型氮肥及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岳克,马雪,宋晓,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岳艳军,姚健,张水清. 2018

[2]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3]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4]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5]新型增效尿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荣辉,王华云,姜新,董艳红,郭跃升,李俊林,丁辉. 2022

[6]不同类型高效氮肥对麦茬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海涛,吴小宾,王江涛,沈玉文,刘苹,宋效宗. 2020

[7]冬小麦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最佳配比研究. 李伟,李絮花,董静,林治安. 2014

[8]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孔令安,冯波. 2008

[9]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 李新美,齐红志,何家帅,杨康娜,魏跃鹏,郭航兆,孙磊康,李孝永,贾绪存,李玉霞,李荣发,王群. 2024

[10]不同释放天数包膜控释尿素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衣文平,屈浩宇,许俊香,刘亚平,赵玲,肖强,武良,曹兵,徐秋明. 2012

[11]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秀斌,徐新朋,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2016

[12]安徽省江淮地区直播油菜氮肥效应研究. 武际,胡鹏,杨友斌,许征宇,张晓玲,郭熙盛,鲁剑巍. 2011

[13]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韩宝文,王激清,李春杰,刘社平. 2011

[14]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5]瑞泰丰高分子功能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影响研究. 于广星,侯守贵,代贵金,陈盈,刘宪平,李海波,付亮. 2017

[16]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孙克刚,杜君,和爱玲,张运红,孙克振. 2015

[17]太湖流域稻田对3种低污染水氮的消纳利用及化肥减量效果. 马资厚,薛利红,潘复燕,徐珊珊,高倩,杨林章. 2016

[18]不同配比控释尿素对水稻的影响. 王泽胤. 2008

[19]三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静,韩春妮,刘彦伶,吴良欢. 2016

[20]水肥耦合对辽粳212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于广星,刘宪平,陈盈,宫殿凯,代贵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