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李果皮蜡质的结构与成分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世安

作者: 黄世安;林欣;张琴;陈红;朱守亮;马玉华;董晓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李;果皮蜡质;结构;成分;聚类热图分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155-1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品种李果皮蜡质特性,选择3种李(空心李、蜂糖李和脆红李)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果皮表面结构,通过非靶向气相色谱-质谱(GC?MS)代谢组学技术对果皮蜡质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心李果皮有大量堆叠的片状和杆状蜡质结构,蜂糖李果皮有颗粒状蜡质晶体以及大量片状蜡质结构,脆红李果皮有片状和大量堆叠的杆状蜡质结构.空心李果皮蜡质含量最高,蜂糖李次之,脆红李最低.3种李果皮蜡质中共检测出7类87种成分,其中伯醇含量最高、烷烃次之、酮类含量最少.主成分分析显示3种李果皮蜡质组分相对含量差别较大,组分区分明显;聚类热图分析显示空心李与脆红李的蜡质成分相近,与蜂糖李蜡质成分差异较大.李果皮上的片状结构蜡质与蜡质成分中醇类和烷烃含量高相关,并且对称二元醇和三萜类化合物对杆状蜡质以及白霜状蜡质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贮藏时期李果皮蜡质结构和成分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62.3

  • 相关文献

[1]家禽种蛋孵化过程蛋壳与壳膜成分结构的检测分析. 尧国荣,熊立根,文虹,朱钱龙,韦启鹏. 2016

[2]野葛与粉葛淀粉的结构及物化特性比较. 卢紫君,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蔡沙,隋勇,熊添,陈学玲,范传会,梅新. 2021

[3]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预湿堆置时间对麦秸秆结构及成分的影响. 王倩,肖婷婷,黄建春,隽加香,张津京,陈辉,徐佳佳,蔡斌强. 2021

[4]金针菇活性物质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郑林用,许晓燕,江南,魏巍,杨志荣,罗霞. 2011

[5]粉皮冬瓜表皮蜡粉微形态及蜡粉组分研究. 张荟,叶新如,朱海生,温庆放. 2023

[6]金针菇活性物质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郑林用,许晓燕,江南,魏巍,杨志荣,罗霞. 2011

[7]61份茶树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多样性分析. 郑淑琳,石玉涛,叶乃兴,张群峰,王飞权,李远华,张渤,吴邦强. 2022

[8]新疆地区粳稻品种的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张燕红,康民泰,文孝荣,唐福森,周相,袁杰,赵志强,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王奉斌,李自超. 2023

[9]日灼对石榴果皮蜡质结构和组分的影响. 刘春燕,杨志,黎积誉,曹榛,刘欣,秦改花. 2024

[10]苹果蜡质物质代谢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李昂,柴奕丰,李庆鹏,宋丛丛,张佰清,林琼,段玉权. 2019

[11]柞蚕雄蛾浓缩液二号的成分测定及分析. 邹德庆,于波,郑淑湘,范作卿,代丰田,李智峰. 2006

[12]缬草精油成分研究进展. 魏桂民,李德文,王少铭,于二汝,罗莉斯,王军. 2016

[13]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 蔡和晖,廖森泰,叶运寿,刘学铭. 2008

[14]高温和强光对蛹虫草子实体成分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邵颖,陈尚龙,郑义,陈宏伟,巫永华. 2016

[15]球孢白僵菌菌丝体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邵颖,任格,孙颖,陈安徽. 2018

[16]柞蚕雄蛾浓缩液成分及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邹德庆,郑淑湘,李全宏,范作卿,于波,张维东. 2006

[17]苏北地区砧木嫁接对哈密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罗兵前,孙玉东,顾研,罗德旭,赵建锋,张朝阳. 2016

[18]长叶榧叶部油挥发性成分的色谱/质谱分析研究. 吴渝,杨湄,李培武,寿建尧,胡乐华,张文,陈洪,甘冬生. 2004

[19]羊奶成分和奶中主要蛋白的研究进展. 刘欣欣,李发弟,乐祥鹏. 2016

[20]中国北方地区大豆主栽品种五种成分检测与分析. 黄明伟,于寒松,刘瑞雪,李松,姜丽冬,胡耀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