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树广
作者: 高树广;徐博涵;赵辉;倪云霞;李伟峰;王瑞霞;徐东阳;杨光宇;刘红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芝麻;茎点枯病菌;纤维素降解酶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96-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茎点枯病菌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能检测到滤纸酶、天然纤维素降解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酶活变化趋势表明不同采样时间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变化趋势上都有峰值出现,但是不同菌株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酶活力综合活性大小差异极显著。说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能分泌一组胞外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并且该酶系能够降解芝麻秸秆纤维素,该结果为揭示芝麻茎点枯病菌对芝麻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5.653
- 相关文献
[1]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内参基因的筛选. 刘莉铭,刘红彦,田保明. 2012
[2]芝麻茎点枯病菌两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分析. 高树广,赵辉,李伟峰,王瑞霞,倪云霞,杨修身,刘红彦,杨光宇. 2015
[3]茎点枯病菌诱导后芝麻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刘莉铭,刘红彦,田保明,赵辉,王俊美. 2012
[4]甘蔗渣固体发酵亮菌产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酶的测定. 范业赓,凌庆枝,詹洁. 2015
[5]一株从金钱树上分离的产纤维素降解酶的菌株的分离及特性鉴定. 曾涛,陈汉清,曾会才. 2009
[6]苜蓿黄酮对杂交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纤维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王梦竹,刘艳丰,王文奇,侯广田,张文举. 2015
[7]种子辐射处理对芝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张海洋,路凤银,梅鸿献. 2000
[8]丘陵山区芝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童晓利,李刚华,王庆南,赵荷娟,张海军. 2002
[9]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10]芝麻新品种“吉芝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包淑英,林志,高海,王佰众,郗登宝. 2008
[11]贵州省小宗油料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及评价. 李正强,冉启湖,任庭波,郭贵敏. 1996
[12]芝麻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李刚华,童晓利,徐生,赵荷娟. 2002
[13]核不育芝麻小孢子败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 高鸿善,柳家荣,屠礼传. 1992
[14]芝麻新品种辽品芝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德学,吴燕,刘澍才,孙会杰. 2010
[15]母鸡产蛋增多新法. 李焕如. 2000
[16]宁芝一号芝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童晓利,伍冠所,张礼浩,赵荷娟. 2009
[17]贵州芝麻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魏忠芬,杨胜先,李振动,李慧琳,奉斌,林涛. 2016
[18]芝麻灌浆特性与灌浆期籽粒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李春明,李丰. 2012
[19]芝麻苗期抗茎点枯病鉴定技术研究. 高树广,倪云霞,李伟峰,王瑞霞,赵辉,杨修身,刘红彦,杨光宇. 2014
[20]麦田套播芝麻的栽培技术及增产效果分析. 张定选,卫文星,秦金栓,明顺丽,路凤银,彭宏超.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80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叶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作者:赵辉;刘新涛;倪云霞;王婧;贾敏;赵新贝;何碧珀;刘红彦
关键词:芝麻;种质资源;叶病;抗性鉴定
-
两种PCR快速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的插入拷贝数
作者:董晓静;夏启玉;降彦苗;刘国庆;程汝宏;赵辉
关键词:转基因糜子;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数字PCR;荧光定量PCR
-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糜子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作者:夏启玉;降彦苗;刘亚男;李海权;程汝宏;郭安平;刘国庆;赵辉
关键词:糜子;农杆菌;遗传转化;转化效率
-
芝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倪云霞;张国彦;赵辉;刘新涛;王婧;赵新贝;雷亚柯;刘红彦
关键词:芝麻;病虫害;发生特点;绿色防控
-
狗尾草生物量增大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及氮素代谢相关基因挖掘
作者:张丽丽;赵海旭;胡帅;霍姗姗;夏启玉;郭安平;赵辉
关键词:狗尾草;生物量;转录组测序;氮素利用效率
-
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王瑞霞;王娅丽;王兴东;李伟珍;田英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
生物炭与有机肥等碳量投入土壤肥力与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关系
作者:侯建伟;邢存芳;杨莉琳;吴朝都;赵辉;段玉;颜学佳
关键词:生物炭;有机肥;根际微生物;土壤肥力;培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