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马铃薯抗旱耐弱光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学善
作者: 沈学善;屈会娟;黄钢;潘海平;朱玲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抗旱;耐弱光;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02-104
摘要: 四川马铃薯具有多熟种植周年生产的优点和季节性干旱与弱光胁迫的气候特征。本文集成创新了以“根据种植区域和季节选择适宜品种类型、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优化施肥、增施保水剂、合理灌水、喷施外源调控剂”等为主要内容的紫色马铃薯抗旱耐弱光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并在四川省不同生态区域开展新技术示范应用,对促进紫色马铃薯提质增效生产有积极作用。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拉萨市紫色马铃薯黑金刚高产栽培技术. 曾钰婷. 2014
[2]灵芝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黄春红,李家文,周宾,周思菊,赵晓美,叶小荣. 2020
[3]高粱新品种宜糯红8号及绿色栽培技术. 张林,万仲武,殷勇,应恒,张德银,郭威,龚永昌,周俊辉. 2024
[4]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李波,张立国,张宇,陈喜昌,朴琳. 2022
[5]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113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明寿,郭嗣斌,高国庆,罗利军,余新桥. 2013
[6]晋北高寒地区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降云峰,邢宝龙,薛龙飞. 2013
[7]鑫两优318水稻抗旱节水直播栽培技术. 徐秀娟,陈刚,王本刚,许有尊,习敏,孙雪原. 2017
[8]河西灌区鹰嘴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闵庚梅,韩顺斌,吴学军,杨晓明,刘占鑫. 2020
[9]干旱半干旱区葡萄抗旱栽培关键技术. 张婧,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热合曼,张付春,周晓明,伍新宇,王西平,钟海霞,吴久赟. 2023
[10]高产、抗旱春小麦龙春18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铁,孙连发,高凤梅,李冬梅,孙铭隆,赵远玲,孙毅民. 2020
[11]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2
[12]高产抗旱杂交稻两优2161示范表现和栽培技术. 方珊茹,郑燕梅,吴春珠. 2012
[13]四平地区玉米苗期抗旱栽培技术. 丁爱雪,周小辉,董亚琳. 2011
[14]西北区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桂梅,冯高,邢宝龙,郭新文,张旭丽,刘飞. 2013
[15]高产、抗旱春小麦新品种龙春181. 高凤梅,李铁,李冬梅,孙铭隆,赵远玲,孙毅民,孙连发. 2022
[16]日光温室越冬黄瓜新品种津优30号的选育. 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吕淑珍. 2002
[17]冬春茬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20号的选育. 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吕淑珍. 2002
[18]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30号. 柳明山,王立华,李化银,朱利成. 2002
[19]黄瓜弱光耐受性鉴定方法初探. 李愚鹤,李加旺,张文珠. 2010
[20]减光条件下番茄生态生理变化研究. 王丽娟,张平,顾青海,郑东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宜薯2号
作者:杜勇利;廖霏霏;杨春菊;熊湖;马海艳;彭志芸;刘小波;赵宇杨;沈学善;张德银
关键词:鲜食甘薯;宜薯2号;新品种
-
蓝靛果花青素的离子液体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王崑仑;朱玲;管立军;张馨笛;陈凯新;陈晴;季妮娜;樊晶;周野
关键词:蓝靛果;花青素;离子液体;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
-
猪肚菇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苗苗;程萱;翟丹丹;姜宁;李巧珍;黄钢;李玉;于海龙
关键词:猪肚菇;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食药用价值;遗传育种
-
彭州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彭小荷;梁晓;沈学善;李华鹏
关键词:彭州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商品薯率
-
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作者:李昂;冯加岭;李加琦;唐玉泽;薛素燕;朱玲;张秀梅;毛玉泽
关键词:四角蛤蜊;形态性状;通径分析;相关分析
-
内江市大豆生产现状调研
作者:刘海涛;沈学善;余瑞;邵芝宣;文联;魏林;陈尚洪;林超文
关键词:大豆;粮油生产;四川丘陵区;规模化种植
-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屈会娟;李明;谭文芳;冯俊彦;沈学善;蒲志刚;朱玲;杨松涛
关键词: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引种;育种;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