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菌株农艺性状评价与遗传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艳

作者: 王波;赵瑞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针菇;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产量;形态特征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2965-29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ISSR技术对29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分析,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和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29个金针菇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在0.67~0.89,在0.67水平上29个菌株被聚为一个类群,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70上,将29个金针菇菌株分为4个大类群;在农艺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产量上分为高产类、中产类和低产类,生育期上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类,子实体形态特征上分为黄色和白色、粗柄和细柄、基部绒毛分为有和无,建立了金针菇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分类号: S646.15

  • 相关文献

[1]金针菇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杨成香,张瑞颖,左雪梅,姜瑞波,李顺鹏. 2007

[2]金针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李红,李超,张敏. 2018

[3]金针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鲜灵. 2013

[4]金针菇菌株农艺性状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5]基于RAPD的白色金针菇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秦裕营,马腾,浦汉春,周振玲. 2019

[6]中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用种SSR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欢,章炉军,张丹,李开盛,尚晓冬,谭琦. 2014

[7]北京地区白色金针菇菌株的SRAP分析. 许峰,刘宇,王守现,张英春,赵爽,耿小丽,孟莉莉. 2010

[8]金针菇33个菌株遗传多样性与组织分离菌株鉴定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彭卫红,甘炳成. 2008

[9]苎麻地方品种资源多样性研究. 林敏荣,潘其辉,龚秋林,王富强,陈晓蓉,陈勇玲,欧阳爱平,刘桃菊,刘头明,朱四元,赵立宁,董志雪. 2016

[10]菠菜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分析. 吴娅妮,梅燚,崔彦玲,陈海丽,孟淑春. 2015

[11]斑点叉尾鮰形态观察及其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张涛,甘金华,陈建武,周剑光,张林,何力. 2019

[12]酱香型白酒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魏善元,杨仁德. 2016

[13]棉花秸秆培养料对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志春. 2016

[14]不同光质的LED光源对工厂化金针菇菌株生长的影响.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沈颖越,宋婷婷,田芳芳. 2014

[15]稻壳替代玉米芯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袁瑞奇,孔维丽,孔维威,张玉亭,祝秀花,韩玉娥,康源春. 2015

[16]花生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孔维威,孔维丽,袁瑞奇,张玉亭,祝秀花,韩玉娥,康源春. 2015

[17]豆秸、棉籽粕等栽培基质对金针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孙瑞祥,杨树德,杨鹏,韩建东,宫志远. 2023

[18]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兰清秀. 2018

[19]不同钙源和添加量对金针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范丽军,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沈颖越,蔡为明. 2018

[20]食用菌菌种结实性和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初步研究. 张金霞,左雪梅.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