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幼体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
作者: 张艳;郑琳;谢寒冰;陈碧鹃;夏斌;周明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悬浮物;中国对虾;幼体;半致死质量浓度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42-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水体中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不同幼体期生长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为试验生物,设置不同悬浮物质量浓度的试验组,并对死亡幼体进行计数,建立死亡率和悬浮物质量浓度对数的响应关系,求解中国明对虾幼体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值。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4个时期幼体的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悬浮物质量浓度与幼体死亡率呈线性关系,死亡率随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41.31、457.09、912.02mg/L和1023.29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0.9753、0.9859、0.9798。4种幼体中溞状幼体受悬浮物影响最大,仔虾受影响最小。
分类号: X171.5`S917.4
- 相关文献
[1]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短沟对虾各期幼体的毒性. 温为庚,杨其彬,黄建华,周发林,陈旭. 2011
[2]白斑缩合症病毒(WSSV)对中国对虾卵及各期幼体人工感染的试验研究. 刘萍,阎振广. 2001
[3]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的人工感染研究. 宋晓玲,王崇明,黄倢,于佳. 1998
[4]Vc-2-多聚磷酸酯对中国对虾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秦志华,李健,王芳,刘淇,王群. 2007
[5]中国对虾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 张志峰,马爱军,于利,廖承义. 1999
[6]4种水产药物对宽体金线蛭幼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郭坤,罗鸣钟,阮国良,魏巍,李锐. 2020
[7]铜和镉对方格星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刘旭佳,彭银辉,林景超,齐占会,黄国强. 2015
[8]4种水产药物对褐鳟(Salmo trutta)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王万良,周建设,王建银,张弛,潘瑛子,陈美群,扎西拉姆,李宝海. 2016
[9]硝酸氮对不同生长阶段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付腾,冯娟,宋沙沙,马红玲,陈新祥,郭志勋. 2015
[10]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梁俊平,李健,李吉涛,刘萍,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1]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周勇,马绍赛,曲克明,陈聚法,徐勇. 2009
[12]悬浮物对褐牙鲆肌肉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张博,马超. 2016
[13]悬浮物对褐牙鲆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韩现芹,陈春秀. 2016
[14]自然沉降作为沼液浓缩膜前预处理的效果初探. 杜静,张聪,奚永兰,孔祥平,张应鹏,王莉,叶小梅. 2020
[15]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的研究. 李纯厚,黄洪辉,林钦,蔡文贵,甘居利. 2004
[16]氨氮弱吸附滤料筛选与基于氮素资源化的沼液悬浮物过滤预处理研究. 李鹏,王鹏超,马东,张成军,郭旋,赵同科,王萱. 2020
[17]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悬浮物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分析——以新洲至九江河段为例. 黄翠,刘明典,刘绍平,陈祖欣,梁先友. 2019
[18]水葫芦叶柄对磷及悬浮物的吸附研究. 陈秀霞. 2010
[19]不同缓冲带植物在滨岸缓冲带中的作用. 吉国强,韩伟宏,赵国斌. 2011
[20]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汪金明,马宁,范丽丽,袁立来,张洪玉.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畜禽归芪益母汤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松;张艳;薛沾枚;孟维珊;陈曦;王爽;杨旭东;罗天瑶;姚爽;张国华;钟鹏
关键词:畜禽归芪益母汤;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调节菌群
-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作者:李奇龙;夏斌;隋琪;曲克明;朱琳;李玉
关键词:重金属;渤海;渔业生物;污染指数;人体健康
-
巴戟天多糖对文昌鸡肠道形态、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吴蔚;孙瑞萍;刘圈炜;刘杰;刘宇航;张艳;张浩洁;魏立民
关键词:巴戟天多糖;文昌鸡;肠道形态;肠道屏障;盲肠微生物
-
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作者: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诊断与临床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金强;冯万宇;陈亮;沈思思;张艳;王丽坤;张蕾;于辰龙;王欢;苗艳;兰世捷;黄宝银
关键词: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手术疗法;诊断与整复
-
八角茴香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陈虎;陈赛赛;吴琼;杨文博;徐民;郑琳
关键词:八角茴香;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评价分析
-
海洋纳塑料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夏斌;王莹;李恒翔;黄伟;冯志华;杜蕴超;李力昂;王菊英;张凯;徐向荣;王有基
关键词:纳塑料;环境行为;检测方法;毒性效应;致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