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丝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永胜
作者: 林永胜;陈阳;周先治;张玉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丝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商品性状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58-61
摘要: 为了有效地解决各地因消费和栽培习惯差异或因连年种植导致种性退化等造成丝瓜良种不足的问题,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苦瓜课题组选育的L1905、L1910、L1912等12个丝瓜新组合为试验处理材料,以农福801为对照,开展产量、农艺性状与商品性状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L2121、L2117这2个丝瓜新组合早熟,瓜色绿或浅绿,瓜形长(短)筒形,条形端正,肉质致密,抗病性强,产量高,分别为39 394.7、38 581.8 kg·hm-2,较农福801(CK)增产11.1%~13.4%,适宜在闽中、闽东、闽南地区种植。
分类号: S642.4
- 相关文献
[1]25个苦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 林永胜,张武君,陈阳,周先治,赖正锋,张玉灿. 2020
[2]18个丝瓜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及褐变度鉴定. 康玉妹,薛珠政,刘建汀. 2020
[3]丝瓜砧木对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玉灿,张武君,陈阳,李祖亮,陈建华. 2012
[4]结球甘蓝主要商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陈锦秀,薄天岳,任云英,侯喜林. 2007
[5]8个滇型杂交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研究. 杨兴艳,王波,刘凌云,顾金焕,陈静,曾黎琼,侯思名. 2012
[6]丝瓜部分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苏小俊,袁希汉,徐海,陈劲枫. 2007
[7]21个丝瓜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 黄昊,马慧斐,李永平,康玉妹,薛珠政. 2024
[8]彩色甜椒品种比较试验. 何金勇,陆文科. 2012
[9]树龄与采集部位对厚朴药材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研究. 林先明,唐春梓,郭杰,刘海华,何银生,张国华,王华,穆森. 2009
[10]氮磷钾肥对结球甘蓝商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林昌华,白由路,罗国安,谢祝捷. 2008
[11]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 纪荣昌,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邱永祥,刘中华,邱思鑫,汤浩. 2013
[12]种植密度对桂果蔗1号产量性状及商品性状的影响. 何毅波,卢曼曼,刘红坚,刘俊仙,刘丽敏,余坤兴,刘欣. 2017
[13]粤甜3号玉米栽培密度与农艺性状的动态关系. 李余良,方志伟,胡建广,杨莉,刘建华. 2005
[14]氮、磷、钾肥对大葱商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林昌华,白由路,罗国安,谢祝捷. 2009
[15]闽甜107栽培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6
[16]不同配方肥对当归药材产量与质量性状的影响. 邵武平,米永伟,龚成文,顿志恒,冯守疆,张美兰. 2022
[17]外源赤霉酸(GA_3)对火龙果果实商品性状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胡子有,黄黎芳,唐志鹏,梁桂东. 2013
[18]金正大包膜控释肥对大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崔荣宗,魏建林,杨果,田叶,管力生. 2009
[19]广东冬种马铃薯的引种产量表现及商品性状评价. 刘晓津,方志伟,李一聪,张小兰,彭晓江,钟旎,黄春梅. 2009
[20]粤甜9号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余良,胡建广,方志伟,刘建华,肖妙玲.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葫芦巴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星哲;陈阳;武悦;单飞彪;杜瑞霞;闫文芝;刘春晖
关键词:葫芦巴;转录组;Unigene;分子标记
-
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与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罗晓锋;乔锋;周建金;苏海兰;周先治
关键词: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生态因子;生长年龄;影响因子
-
福建本地山药高山栽培对比试验
作者:林楠;黄贤贵;周先治
关键词:山药;栽培;试验;形态;产量
-
不同丝瓜砧木嫁接对苦瓜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作者:林永胜;陈阳
关键词:苦瓜;砧木;产量;品质;抗病性
-
光照强度对黄精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作者:郭位贤;乔锋;罗晓锋;周先治;周建金
关键词:黄精;光照强度;生长;生理
-
我国蔬菜出口发达国家的制约因素-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作者:吴媛;潘丽蓉;王东;叶明辉;修凡超;孙新涛;周先治
关键词:国民生产总值;蔬菜出口;引力模型
-
大棚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林永胜;陈阳;周先治;张玉灿
关键词:苦瓜;杂交一代;品种比较试验;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