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对瘤胃发酵及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大程

作者: 刘大程;卢德勋;侯先志;高民;孙海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粗饲料品质;瘤胃发酵;寡核苷酸探针;纤维分解菌;瘤胃细菌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41 卷 04 期

页码: 1199-1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品质粗饲料组成的混合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方法】以粗饲料分级指数GI为指标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调配,在精粗比为2﹕8条件下配制3种混合日粮,其中含高GI粗饲料日粮组(H组,GI值=2.89)、含中GI粗饲料日粮组(M组,GI值=1.73)和含低GI粗饲料日粮组(L组,GI值=0.65)。利用16SrRNA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测定3种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变化。【结果】三组试验动物瘤胃液pH维持在正常范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H组pH变化更为平缓。随着GI指数的升高,瘤胃液NH3-N浓度呈升高势态,H组显著高于L组(P<0.05),乙酸浓度有降低的趋势,而丙酸浓度则有上升的趋势,乙酸/丙酸出现降低趋势,各试验组TVFA浓度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黄化瘤胃球菌在绵羊瘤胃中相对含量的总平均值为1.18%,白色瘤胃球菌的相对含量为2.44%,琥珀酸拟杆菌的含量为10.07%。【结论】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显著影响绵羊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随着粗饲料品质的升高,该菌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改变了瘤胃的发酵方式和发酵功能。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不同组合益生菌对0~8周龄犊牛瘤胃发酵和瘤胃细菌的影响. 符运勤,刁其玉,屠焰,王永超. 2012

[2]寡核苷酸探针进行DNA指纹分析在法医学上应用的评价. 蓝翎,张小为,段秉章,霍振义,史秀芬. 1993

[3]口蹄疫病毒分型诊断芯片探针设计初报. 相磊,陈小玲,李伍举,梁之昶,章振华,王学文,胡国良,徐福洲,石岗. 2008

[4]用反向线状印迹方法检测和区别羊的泰勒虫和巴贝斯虫. 牛庆丽,关贵全,马米玲,刘志杰,刘爱红,高金亮,任巧云,李有全,刘军龙,罗建勋,殷宏. 2009

[5]检测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间接原位PCR方法的建立. 程安春,廖永洪,朱德康,汪铭书,罗启慧. 2008

[6]用于检测仔猪致病菌的23S rRNA基因芯片的研制. 伍诚意,曹峰子,梁之昶,章振华,杨兵. 2010

[7]利用寡核苷酸探针鉴定西瓜染色体易位系及染色体易位系的应用. 徐兵划,赵勤政,顾妍,黄大跃,程瑞,刘欣,张朝阳,许文钊,孙玉东. 2025

[8]奶牛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对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 照日格图,敖长金,卢德勋. 2013

[9]影响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因素. 王旭 ,卢德勋. 2005

[10]沙打旺、羊草、玉米秸和谷草GI指数的测定. 王旭,卢德勋,胡明,任晓萍,那仁,牛文艺,徐桂梅. 2005

[11]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及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内主要纤维素酶及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 冯伟业,刘大程,卢德勋,侯先志,高民. 2008

[12]不同品质混合粗饲料对奶牛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 照日格图,敖长金,卢德勋. 2013

[13]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新一代分级指数的建立及与分级指数(GI_(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的比较研究. 红敏,高民,卢德勋,胡红莲. 2011

[14]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新一代分级指数的建立及与分级指数(GI_(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的比较研究. 红敏,高民,卢德勋,胡红莲. 2011

[15]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新一代分级指数的建立及与分级指数(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的比较研究. 红敏,高民,卢德勋,胡红莲. 2011

[16]不同粗饲料品质(GI)与不同精料给量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刘峰,杜瑞平,高民. 2012

[17]瘤胃内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研究进展. 张迪,刘大程,卢德勋,高明. 2008

[18]五种菌株组合发酵稻草及其对肉鸭的饲养效果研究. 孙裕光,唐玉明,朱汉春,沙莎,徐剑,何瑞国. 2007

[19]五种菌株组合发酵稻草对肉鸭的饲养效果. 孙裕光,唐玉明,朱汉春,沙莎,徐剑,何瑞国. 2007

[20]纤维分解菌对稻草田间腐解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明德,张一扬,汤睿,余崇祥,何英豪,郭志强.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