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BmNPV压力选择品系的细菌病发生及其病原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榆岚

作者: 邵榆岚;范永慧;范仕弘;张永红;张一川;白兴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病毒压力;家蚕抗性;细菌病;病原鉴定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3388-3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调查鉴定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压力选择家蚕相关品系细菌病发病原因,为蚕作生产上家蚕抗Bm NPV品种细菌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相同批次和饲养条件下,对BmNPV压力选择自建品系P50Nn(n表示代)和抗Bm NPV品种4个母种品系苏N、菊N、明N、虎N的正常保种组发生家蚕细菌病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离培养病蚕肠道细菌,开展16S rDNA分子鉴定、革兰氏染色和扫描电镜等形态学鉴定,以及糖发酵、吲哚试验等20项生化鉴定。【结果】细菌病导致家蚕BmNPV压力选择品系添食BmNPV第3代次的P50N3结茧率为47.63%,抗BmNPV育种母种品系添食BmNPV多代次的菊N结茧率最低为34.72%,而未添食过BmNPV的对照品系P50结茧率为96.15%,P50N3和菊N结茧率与P50呈极显著差异(P<0.01)。病蚕肠道细菌经过多次分离纯化,显微镜观察球状细菌较多;分子鉴定后获得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7类细菌属,其中葡萄球菌属占比(30.00%)最高,其次为肠球菌属和沙雷氏菌属,均为16.67%。选择分子鉴定一致性最高的8株不同细菌,进一步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化鉴定,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家蚕BmNPV压力选择品系的细菌病发生主要由葡萄球菌、肠球菌和多种肠杆菌科细菌引起,在BmNPV压力选择早期家蚕细菌病发生更严重。

分类号: S884.4

  • 相关文献

[1]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杨丽娟,冉丹丹. 2013

[2]抗菌肽基因转化产辣椒的研究. 张银东,唐跃东. 2000

[3]秋播大白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李化银,李利斌,刘立锋,贾文斌,高建伟. 2010

[4]“蚕宝康”对桑蚕细菌病防治的研究. 曾健,丁辉,徐婉琴,何丽华,杨妙春. 1997

[5]家兔主要细菌性传染病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燕,王耀林,王志鹏,韦强,肖琛闻,季权安,黄叶娥,李科,鲍国连. 2019

[6]无抗养殖趋势下的家禽细菌病防控. 张文婷,汪琛,张腾飞,商雨,王红琳,卢琴,罗玲,罗青平,邵华斌. 2019

[7]"杀菌录"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沈中元,丁农. 2002

[8]山东一规模化驴场主要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研究. 朱曼玲,齐鹏飞,丁召亮,刘文强,程国明,杨宏军,王长法,张伟. 2021

[9]“杀菌灵”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沈中元,徐莉,丁农. 2002

[10]家蚕细菌病防治新药的研制(初报). 吴洪丽,孙波,周洪英,叶建美,李勇,许淑琼,胡兴明. 2009

[11]临床兽医细菌学检验技术第二讲类症病原. 苏凤鸣. 1979

[12]养鸡场细菌性传染病何以居高不下. 连京华. 1999

[13]家蚕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 杨继芬,雷树明,陈松. 2008

[14]水貂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 曹荣峰,田洪宇,王继芳,苏振渝. 2008

[15]蜱的生物学防治研究进展. 罗建勋,殷宏,任巧云,金玉荣,王子坚,孙明. 2009

[16]羊细菌病病原的形态特点. 刘志强,王光雷,努尔,王莉,黄新. 2009

[17]实验动物细菌病的治疗和常用抗生素. 陈洪岩,夏长友,张永江. 2003

[18]2014世界肉鸡疫病控制研究和技术发展报告. 王笑梅,田国彬,廖明,刘爵,邵华斌,崔红玉. 2015

[19]家蚕细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吴洪丽,孙波,叶建美,周洪英,许淑琼. 2014

[20]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 刘小娟,侯思雯,杨晓明,李敏权.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