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抽薹性状相关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饶立兵

作者: 饶立兵;胡齐赞;余小林;王芳展;林苏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抽薹;SSR标记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5 年 13 卷 08 期

页码: 1786-17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耐抽薹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新品种选育一直是大白菜育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耐抽薹性状差异较大的大白菜亲本早抽薹材料‘26’和晚抽薹材料‘502’配制杂交组合,选取62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根据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进行大白菜晚抽薹性状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得到了2个在早抽薹基因池中扩增出特征带的SSR标记Na12-E02和BRMS-026,经F2单株验证发现仅BRMS-026与大白菜早抽薹基因紧密连锁,根据Kosambi函数估算其连锁距离为7.2 cM,表明可利用分子标记BRMS-026辅助选育大白菜耐抽薹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最终形成可供育种实践应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和大白菜晚抽薹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朱明超,丁鹏. 2009

[2]大白菜花芽分化及抽薹过程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齐仙惠,巫东堂,李改珍,赵军良,赵俊,王秀英,赵美华,兰创业. 2018

[3]春季气温、地温变化特点及其对春大白菜抽薹的影响. 徐文玲,王翠花,刘贤娴,马玉敏,李巧云,王淑芬. 2014

[4]大白菜春化与抽薹特性的研究进展. 赵香梅,孙守如,张晓伟,原玉香. 2005

[5]2个生理指标与大白菜耐抽薹性相关性初探. 马关鹏,赵大芹,潘业勤,周麟笔,文林宏. 2019

[6]早/晚抽薹性大白菜自交系中光敏色素B及光周期关键基因的动态研究. 刘栓桃,王树彬,王荣花,王立华,李巧云,张志刚,赵智中. 2024

[7]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刘庆华,巫东堂,李改珍,张光星. 2009

[8]不同冬性大白菜品种花芽形态分化比较. 刘庆华,李改珍,巫东堂. 2012

[9]不同冬性大白菜的耐抽薹性研究. 齐仙惠,巫东堂,李改珍,张光星,刘庆华. 2013

[10]不同抽薹性萝卜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冉茂林,李晓梅,陈琳,雍小平,冉科. 2019

[11]萝卜抽薹特性的鉴定及抽薹前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田山君,严希,孟繁博,张万萍. 2017

[12]低温层积对百合试管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方少忠,张洁,蔡宣梅,郭文杰,游向阳. 2015

[13]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结球甘蓝抽薹和开花的影响. 戴忠良,潘跃平,肖燕,秦文斌,姚悦梅,张振超,潘永飞. 2010

[14]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张洁,游向阳,郭文杰,蔡宣梅,方少忠. 2016

[15]生菜品种比较试验. 吉立柱,贾占温. 2006

[16]关于结球甘蓝露地贮藏式越冬栽培试验的研究. 尹立荣,郭富常,孟广云,李晓东. 1996

[17]白菜抽薹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纪小红,尹乐,沈宝宇,张磊,王玉刚,冯辉. 2013

[18]百合种球繁育二次抽薹的淀粉代谢研究. 杨成龙,方少忠,林智敏,郭文杰,蔡宣梅,张洁. 2019

[19]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脂肪酸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分的变化. 谷维,李彩凤,马凤鸣,王玉波. 2012

[20]道地中药材当归栽培及抽薹防治研究现状. 王国祥,蔡子平,米永伟,武伟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