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日龄放牧羔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和瘤胃功能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彩莲

作者: 王彩莲;郝正里;李发弟;余洋;郎侠;马友记;年芳;郭江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放牧羔羊;消化道;瘤胃;挥发酸;微生物酶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10 年 41 卷 04 期

页码: 417-4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研究完全放牧条件下羔羊消化道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和瘤胃功能的发育特点。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测定0、3、7、14、21、28、42与56日龄胃(前胃、皱胃)、小肠各段和盲肠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各室相对质量(%全胃质量)、相对容积(%全胃容积)、内容物相对质量(%全胃内容物质量)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结果表明:前胃、小肠、盲肠相对质量随羔羊日龄增大而提高,14~21d前胃与盲肠相对质量增速最快,其次为42~56d;小肠相对质量各阶段增速波动较小。随日龄增长,瘤胃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升高,皱胃相应下降,7~14、14~21与42~56d变速较大;0~14d前胃相对容积增速低于相对质量,14d后其增速快于后者,28d后相对容积增速大于相对质量。胃各室内容物的pH相对稳定,瘤胃内容物pH变动于6.03~6.67;0、3、7d部分受试羔羊中被检出纤维素酶比活性的比例随日龄增大,14d后所有受试羔羊均被检出,且纤维素酶比活性随日龄增高。14d蛋白酶活性最高,42d淀粉酶、纤维素酶比活性最高;从3d羔羊瘤胃内容物中即检出乙酸、丙酸、丁酸,其浓度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VFAs浓度与微生物酶比活性峰值的出现与瘤网胃发育状况并行。结论:羔羊前胃相对质量0~21d增长较快,而此后其增速减慢,是羔羊营养状况改变引起的;本试验条件下,羔羊2月龄断奶较适宜,42d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

分类号: S826

  • 相关文献

[1]四株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李吉楠,孙鹏,赵圣国,李发弟,王加启,卜登攀. 2015

[2]初生至56日龄放牧羔羊消化管发育及瘤胃发酵的变化. 王彩莲,余洋,李发弟,郎侠,马友记,年芳,郝正里. 2008

[3]放牧条件下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王彩莲,郝正里,李发弟,余洋,郎侠,马友记,年芳,郭江鹏. 2009

[4]营养补添对草原放牧育肥期羔羊采食量及增重的影响. 张晓庆,那日苏,赵青山,赵山志,拾涛,黄祖杰,周淑清. 2008

[5]蛋白酶在发酵香肠成熟中的作用及机理. 张红梅,范贵生,孙宝忠. 2007

[6]简介土壤中应用的几种微生物酶. 尹桂豪. 2002

[7]牛乳中微生物酶的分离及危害研究. 生庆海,张爱霞,刘晓东,李志钧. 2005

[8]高乳酸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畅功民,张春杰,张敏,宋春雪. 2016

[9]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林丽静,马丽娜,黄晓兵,龚霄. 2019

[10]龙眼果酒酿造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李维新,何志刚,林晓姿. 2006

[11]枇杷酒植物乳杆菌R23苹果酸乳酸发酵动力学研究. 梁璋成,何志刚,陆东和,任香芸,李维新,林晓姿. 2010

[12]不同牛场牛奶脂肪酸变异初步探索. 杨晋辉,卜登攀,王加启,张军民,杨永新,马露,张娟霞. 2012

[13]乳酸菌Lactobacillussp.strain2-3厌氧发酵蜂花粉的工艺优化. 王聪,黄艳,马诗淳,邓宇,郭军,吴正云. 2016

[14]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消化道显微与超微结构. 李斌,柳学周,徐永江,史宝,朱学武. 2017

[15]限时放牧对滩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刘学良,罗海玲,陈勇,王朕朕,刘玉宏,李克昌,张玉伟. 2013

[16]日粮纤维对肥育猪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玉芬,卢德勋,许梓荣,汪以真,刘建新. 2003

[17]野生盘羊消化道线虫的形态学观察与鉴定. 赵兴旺,苏文凯,南海艳,张星星,吴桐忠. 2019

[18]家畜排泄物对牧草种子传播和萌发的作用. 张静,陈先江,侯扶江. 2017

[19]棕榈蓟马消化道组织学与形态学研究. 穆野,陈粉粉,魏辉,郑雪,陈勇,张洁. 2019

[20]紫云英干粉与等量全价配合饲料喂猪效果比较. 邱孝煊,张辉,吴一群,何春梅,王利民,刘彩玲,黄毅斌.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