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代谢调控的组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浩

作者: 梁浩;孙海;钱佳奇;张亚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多组学;调控机制

期刊名称: 中药材

ISSN: 1001-4454

年卷期: 2023 年 46 卷 008 期

页码: 2085-20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药用植物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决定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其药用价值.近年来,新兴的多组学技术飞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这极大地促进了中药资源的研究,尤其是多组学的联合运用使得对药用植物相关代谢调控网络的研究更加广泛而精确.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组学技术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鉴定、道地药材真伪鉴定和质量评估、药用植物代谢途径解析及道地药材的复合胁迫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组学的发展、研究策略与方法以及在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提出药用植物组学相关研究重点将更注重多组学联合解析其合成调控网络,发掘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的相关基因及主要代谢物,以期从分子遗传育种方向在生产中定向培育或利用栽培技术提升和改善药用植物的品质,助力产业的良性发展.

分类号: R284%R285

  • 相关文献

[1]矿质营养对药用植物黄酮类成分合成的影响. 刘大会,郭兰萍,黄璐琦,金航,刘伟,朱端卫. 2010

[2]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学作用及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 鲁守平,隋新霞,孙群,孙宝启. 2006

[3]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孙祖莉,王晶,杨贤庆,魏涯,李春生,相悦,赵永强. 2020

[4]反刍家畜瘤胃及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杨鼎,伊风艳,晔薷罕,田如刚,吴江鸿. 2021

[5]整合生物学先验信息的全基因组选择方法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袁泽湖,葛玲,李发弟,乐祥鹏,孙伟. 2021

[6]表型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植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中的应用. 程超华,唐蜻,邓灿辉,戴志刚,许英,杨泽茂,刘婵,吴姗,粟建光. 2020

[7]梨果实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李文远,林梦桦,李亚辉,于全琦,梁颖,张志勇. 2024

[8]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候选疫苗分子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代国栋,闫鸿斌,李立,付宝权,贾万忠. 2021

[9]食药用菌系统演化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龚明,汪滢,尚俊军,唐利华,尚晓冬,张劲松,谭琦,鲍大鹏. 2018

[10]基于组学分析的鸡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黄晓隆,盛熙晖,袁经纬. 2024

[11]多组学助力紫杉醇合成生物学研究. 吴迎梅,廖庆刚,尚轶,龚振平,苟君波. 2022

[12]作物表型组大数据技术及装备发展研究. 温维亮,郭新宇,张颖,顾生浩,赵春江. 2023

[13]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蒋科技,皮妍,侯嵘,唐克轩. 2010

[14]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分析. 高香凤,李慧玲,王让剑. 2019

[15]植物内生木霉菌研究进展. 李梅,田莹,蒋细良. 2020

[16]紫花苜蓿幼苗茎叶响应盐胁迫的双向电泳比较分析. 熊军波,刘洋,田宏,张鹤山,陈明新. 2018

[17]植物次生代谢理论与技术在现代生态农业中的创新应用. 梁鸣早,刘立新,那中元,吴文良,孙成. 2020

[18]黄龙病病菌侵染对茶枝柑果实类黄酮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石莹,刘园,陈嘉景,张海朋,曾继吾,黄宏建,田静,彭抒昂,徐娟. 2020

[19]丛枝菌根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研究进展. 谢伟,郝志鹏,郭兰萍,张莘,张淑彬,王幼珊,陈保冬. 2020

[20]植物中UbiA膜结合型芳香族异戊烯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落艳娇,王圆月,庞永珍,申国安,郭宝林.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