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清琢
作者: 石清琢;王金君;王建迎;吴玉群;王萍;杨雪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质基础;杂优模式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10-14
摘要: 对辽宁省“十五”期间审定及生产应用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及生产应用种质可归于旅系统、瑞德系统、先锋系统、黄改系统、兰卡斯特、外杂选等系统类群中,多数为旅系统、瑞德系统、先锋系统。涉及的杂优模式主要有瑞德系统×旅系统、外杂选×旅系统、先锋系统×旅系统、外杂选×黄改系统、先锋系统×黄改系统等。瑞德系统×旅系统占绝对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生产仍然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应从拓宽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利用多种现有杂优模式、挖掘新型优势模式入手,不断提高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玉米种质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演化.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兰琴英. 2015
[2]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 2002
[3]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4
[4]近二十年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浅析. 王敏,张洪伟,岳尧海,金明华,张志军,刘文国. 2012
[5]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0
[6]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张洋,王金君,王延波. 2016
[7]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王启柏,李杰文,郭风法,李圣福. 2009
[8]贵州育成杂交玉米品种的产量变化与种质基础.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兰琴英. 2014
[9]河北省玉米种质基础述评与育种方向探讨. 孟庆民. 1997
[10]耐密型玉米育种探讨. 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 2011
[11]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 黎裕,王天宇. 2010
[12]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志华,李会霞,田岗,刘鑫. 2013
[13]合江农科所玉米杂交种选育历程及种质基础分析. 蒋佰福. 2005
[14]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发展战略模式构建.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马海林. 2003
[15]三江平原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分析. 蒋佰福,庞海云. 2005
[16]宁夏主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发展方向. 杨国虎,马云,史天福,欧阳一沁,吴瑞. 2010
[17]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的分析与归纳. 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刘文国,刘兴贰,徐艳荣. 2006
[18]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曾三省. 1990
[19]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种质创新. 王早荣,樊智翔,解晓青. 2000
[20]美国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分析. 刘治先,赵宝和,韩静,刘朋.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辽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于惠琳;吴玉群;尤丹;于佳霖;张洋
关键词:糯玉米;辽糯5号;选育;栽培技术
-
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制备、性质及功能性研究
作者:王艺潼;覃亚娟;徐飞;张彦军;王萍
关键词: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抗炎活性;MCF-7抑制
-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38份不同桃种质资源香气表征的研究
作者:王霞;李雄伟;苏明申;张明昊;杜纪红;胡洋;杨雪莲;叶正文
关键词:电子鼻;桃;香气;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
核桃油风味物质与生物活性关联分析
作者:李述刚;霍嘉颖;周琦;王萍;陆超群;余雄伟
关键词:核桃油;生物活性;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影响因素
-
安顺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朝晖;王萍;唐容
关键词: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安顺
-
红果番茄新品种陇番14号的选育
作者:胡志峰;邵景成;张莉;王萍
关键词:番茄;陇番14号;一代杂种
-
番茄新品种陇番16号的选育
作者:胡志峰;邵景成;张莉;王萍
关键词:番茄;新品种;陇番16号;杂交1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