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鼻技术对38份不同桃种质资源香气表征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霞

作者: 王霞;李雄伟;苏明申;张明昊;杜纪红;胡洋;杨雪莲;叶正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电子鼻;桃;香气;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9-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PEN3型电子鼻对38份桃种质资源进行香气检测,并将获得的传感器响应信息利用Winmuster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负荷加载分析(L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为桃风味品质评价及香气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PCA分析可明显将沪439、沪341、'沪油005'、沪443、'中桃绯玉''邵阳白桃'6个品种(系)与其余32个品种(系)区分开;LA分析显示,在不同桃品种(系)的区分中,传感器W1W(硫化物、萜烯类)、W1S(甲烷)起主要作用,传感器W5S(氮氧化合物)、W2W(有机硫化物)起次要作用;LDA分析不能将桃品系与选育品种、油桃与普通桃区分开,但对于日本桃与地方桃以及黄白肉桃的区分有一定效果.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桃品种(系)香气物质的差异,电子鼻技术是快速筛选香气特异种质的重要手段.

分类号: S662.103

  • 相关文献

[1]基于电子鼻技术判定冷鲜罗非鱼片品质劣变进程. 刘寿春,钟赛意,李平兰,马长伟,杨信廷,赵春江,周国民. 2012

[2]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苹果品种香气的表征与识别. 曾辉,刘璇,吴昕烨,毕金峰,邓放明,高琨,王雪媛. 2016

[3]电子鼻在芒果采后病原菌种类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李敏,胡美姣,张正科,梁秋南,杨冬平,陈亮,郑淑英,高兆银. 2014

[4]电子鼻检测冷冻罗非鱼肉的研究. 李来好,王国超,郝淑贤,杨贤庆,岑剑伟,黄卉,魏涯. 2012

[5]不同炒制方式及贮藏时间对苦荞茶滋味影响的智舌辨识研究. 曹静,王敏,张珍,陕方,徐变娜,李荣. 2014

[6]近红外光谱的不同产地柑橘无损鉴别方法. 张欣欣,李尚科,李跑,单杨,蒋立文,刘霞. 2021

[7]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的绿茶无损鉴别方法研究. 李杰,李尚科,蒋立文,刘霞,丁胜华,李跑. 2020

[8]基于金属元素组成的新疆石榴产地识别分析. 王睿,王强,王存,吴洪斌. 2015

[9]稻米中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及其产地溯源PCA-LDA判别. 邵圣枝,陈元林,张永志,胡桂仙,朱加虹,袁玉伟. 2015

[10]茶叶中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及其原产地PCA-LDA判别研究. 袁玉伟,张永志,付海燕,韩文炎,李淑芳,杨桂玲,张志恒. 2013

[11]基于电子鼻的蓝莓重要亲本及杂交后代香气物质研究. 李嘉琦,刘有春,王兴东,杨艳敏,林佳琦,魏鑫,刘成. 2024

[12]电子鼻检测和定量表达分析相结合对烟草香气突变体进行鉴定. 焦禹顺,向小华,吴新儒,曹鹏云,屈旭,程亚增,侯烁,郭璇,刘贯山. 2016

[13]海南产不同等级香草兰豆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智,初众,姚晶,张彦军,董文江. 2015

[14]鸭梨、雪梨果醋香气成分的电子鼻分析. 赵国群,姚瑶,关军锋. 2013

[15]利用电子鼻评价桃果实香气. 严娟,蔡志翔,张明昊,徐子媛,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21

[16]基于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的桃果实香气研究. 苏明申,张波,叶正文,申济源,李宏义. 2012

[17]电子鼻在天然苹果香精检测中的应用. 陈晓明,马明辉,李景明,曲昆生,李艳霞,倪元颖. 2007

[18]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玫瑰香葡萄贮藏期快速判别.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19]两种大豆同名品种鉴别方法的对比研究. 赵婧,何娟娟,辛霞,卢新雄,周延林. 2015

[20]应用电子鼻判别西湖龙井茶香气品质. 史波林,赵镭,支瑞聪,席兴军,朱大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