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旱坡地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桂意云

作者: 桂意云;李海碧;韦金菊;毛莲英;张荣华;区惠平;祝开;赵培方;周会;刘昔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生物炭;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梢腐病发病率;产量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776-7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及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坡地宿根甘蔗(种植第4年,1年新植3年宿根)为试验材料,设2个处理:不施用生物炭对照(CK)和施用生物炭处理(3 t/ha),分析生物炭对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P<0.05,下同),显著提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施用生物炭还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单元(OTUs)总数,对土壤中各优势细菌门、细菌属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淀粉藻(Amyloflagellu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及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在甘蔗生长方面,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甘蔗梢腐病发病率,使甘蔗产量显著提高5.2%。【结论】施用生物炭可改良甘蔗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宿根甘蔗抗梢腐病能力,提高旱坡地宿根甘蔗第4年产量。

分类号: S566.1%S158

  • 相关文献

[1]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顾美英,刘洪亮,李志强,刘晓伟,唐光木,徐万里. 2014

[2]秸秆生物炭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卢晋晶,郜春花,李建华,靳东升,卢朝东,董云中. 2017

[3]施用生物炭对甘蔗土壤化学性质及氮损失的影响. 廖芬,桂杰,杨柳,李强,Muhammad Anas,李杨瑞. 2019

[4]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2024

[5]生物炭对王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吴鹏豹,解钰,漆智平,吴蔚东. 2012

[6]生物炭对白浆土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殷大伟,宋章玉,孟令义,李红宇,刘梦红,王海泽,丁国华,金梁,郭晓红. 2019

[7]硅肥对甘蔗叶片营养、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黄小红,张壮塔,柯玉诗,肖参明,彭志平,武伦福,李允中,简华强,岑均立,张宇央,钟顺龙. 1997

[8]生物炭与氮肥共施对甘蔗产量和糖分质量的影响. 廖芬,桂杰,秦翠鲜,李傲梅,陈忠良,覃剑锋,杨柳. 2024

[9]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陈红金,章日亮,吴春艳. 2019

[10]长期秸秆粉碎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 陈红金,陶云彬,吴春艳. 2019

[11]沼液稻田消解对水稻生产、土壤肥力及环境安全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徐培智,涂玉婷,杨林香,吴雪娜,林志军. 2016

[12]秸秆还田量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慧,廖敦秀,马连杰,李燕,冯牧野. 2016

[1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芝麻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芦海灵,郭中义,卫双玲. 2021

[14]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钾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蔡何青,李彩斌,戴彬,蒋寿安,刘青丽,李志宏,张云贵,郭玉林,蒋雨洲. 2022

[15]椰壳生物炭对海南滨海土壤的改良效果. 邓晓,武春媛,杨桂生,李怡,李勤奋. 2022

[16]秸秆/生物质炭协同还田措施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王洁,单燕,马兰,宋延静,王向誉. 2023

[17]生物炭对葡萄幼苗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何秀峰,赵丰云,于坤,杨湘,王军武,郁松林. 2020

[18]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褐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武爱莲,丁玉川,焦晓燕,王劲松,董二伟,郭珺,王浩. 2016

[19]甘蔗叶还田技术正负效应研究. 葛畅,韦丽娇,李明,董学虎,牛钊君,黄伟华,陈小艳. 2020

[20]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质量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崔雄维,刀静梅,樊仙,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李如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