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熟芽豆新品种黑科77号的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德志

作者: 韩德志;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闫晓飞;贾鸿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科77号;遗传背景;选育;芽用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79-2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黑科7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运用快中子辐射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在适应生态区出苗至成熟10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00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生长习性,株高70 cm左右,强分枝,百粒重9 g左右,产芽率高。两年品质分析平均结果为蛋白含量42.97%,脂肪含量16.71%。三年抗病鉴定结果为中抗灰斑病。适合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下限及六积温带上限种植。通过遗传系谱分析,黑科77号细胞质基因组成来源于克山白眉,通过紫花四号、丰收1号、黑河54、黑河4号、黑河9号完成传递。黑科77号细胞核基因来源自3份外国外优异种质,分别是日本的十胜长叶、俄罗斯的优比列和Minmax; 5份东北地区的骨干材料分别是克山白眉、蓑衣领、四粒荚、元宝株和紫花四号。黑科77的圆叶、小粒优异基因来自于父本Minmax。黑科77号的产芽比极显著高于东农690和黑河43,适用于豆芽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遗传背景及活性炭对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 刘凡,莫东发,姚磊,张月云,张凤兰,曹鸣庆. 2001

[2]玉米o2和o16突变BC_5F_2近等基因系的选育与遗传背景.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3]镉胁迫下敏感水稻突变体的抗氧化应答. 林冬,朱诚,胡国成,孙宗修. 2004

[4]水稻品种改良技术讲座(4) 杂交育种. 汤圣祥,闵绍楷. 1997

[5]基于RAD测序的枸杞种质研究. 张得芳,夏涛,党少飞,樊光辉,王占林. 2018

[6]辐射诱变对不同遗传背景大豆杂交后代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改良. 董丽杰,李盛有,王雅珍,宋书宏,王文斌,曹永强. 2018

[7]遗传背景对小麦T型杂种种子活力的影响. 李有春,刘仲齐. 1995

[8]广东花香型红茶与单丛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梅双,陈维,马成英,陈栋,乔小燕. 2020

[9]IaaM基因对不同遗传背景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及衣分的影响. 王士杰,赵红霞,朱继杰,和剑涵,李妙,王国印,贾晓昀. 2019

[10]不同条件下牙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比较. 宋立民,李明泽,李仰真,马林,吴会民,刘义,李楠. 2020

[11]不同遗传背景甜糯双隐性玉米种质的SSR鉴定. 宋俏姮,孔亮亮,刘俊峰,杨跃华,张垚,高必军. 2020

[12]基于SSR标记的百合资源遗传背景分析. 韩嘉琪,王海平,宋江萍,贾会霞,张晓辉,李森,徐楚,李芝洁,阳文龙. 2024

[13]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的表达研究. 耿军义,张香云,王兆晓,崔瑞敏,闫芳教,孟春风,贾记豪. 2003

[14]节水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选育及应用研究.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2004

[15]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定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 杨军,游小妹,陈常颂. 2023

[16]应用RAPD技术对44份木薯材料遗传背景的研究. 曾霞,庄南生,李开绵. 2003

[17]雄性不育制种京科968的遗传背景及其表型分析. 宋伟,赵久然,邢锦丰,张如养,苏爱国,易红梅,田红丽,王继东,王向鹏,石子. 2017

[18]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王际凤,陆作楣. 2006

[19]不同遗传背景下稻瘟病菌致病性对比分析.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张丽艳,邓凌韦,王永力,王英,任洋,宫秀杰,葛选良,杨秀峰. 2015

[20]河北省苹果地方品种果实多酚组分和含量特性及遗传背景分析. 王大江,王昆,高源,赵继荣,刘立军,李连文,李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