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坝上大豆结瘤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寿鑫月

作者: 寿鑫月;刘智;陈玥含;李晨辉;孙宾成;孙如建;韩德志;鹿文成;申永辉;王晓波;闫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根瘤数量;根瘤干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2102-2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挖掘适应坝上生态条件的高效结瘤大豆种质,鉴定调控大豆-根瘤菌共生结瘤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提高大豆共生固氮效率。【方法】以包含260份大豆种质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河北坝上室外盆栽条件下接种根瘤菌菌株USDA110。以单株根瘤数量、单株根瘤干重数值作为表型数据,结合大豆260份种质基因型数据,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大豆共生结瘤相关基因。【结果】共检测到18个与大豆根瘤数量显著关联的SNP,分别位于第2、7、8、13、18和1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显著关联位点BARC_2.01_Chr02_43161654_A_G是控制大豆根瘤数量的主效位点(LOD=3.89),对该位点上下游共200 kb区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在包含BARC_2.01_Chr02_43161654_A_G的连锁区间内,共获得10个调控大豆根瘤数量候选基因,通过单倍型分析发现,Glyma.02G243200不同单倍型所对应的材料之间的根瘤数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SoyBase数据库中查询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Glyma.02G243200在根毛中表达。该基因可能是影响大豆根瘤数量的关键基因。共检测到6个与大豆根瘤干重显著关联的SNP,分别位于第6、18和20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显著关联位点BARC_2.01_Chr06_6069381_G_A和BARC_2.01_Chr06_6192925_T_C是控制大豆根瘤干重的主效位点(LOD=3.49和LOD=3.35),对BARC_2.01_Chr06_6069381_G_A上游100 kb和BARC_2.01_Chr06_6192925_T_C下游100 kb区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获得14个调控大豆根瘤干重候选基因,并进行单倍型分析。其中,Glyma.06G079600和Glyma.06G079900不同单倍型所对应的材料之间的根瘤干重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01),在SoyBase数据库中查询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Glyma.06G079600和Glyma.06G079900在根中表达。这两个基因可能是影响大豆根瘤干重的关键基因。【结论】在第2染色体上发现一个与根瘤数量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在第6染色体上发现2个与根瘤干重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2024

[2]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2024

[3]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2024

[4]大豆R6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红梅,熊雅文,许文静,张威,王琼,刘晓庆,刘慧,崔晓艳,陈新,陈华涛. 2023

[5]大豆四种游离氨基酸高含量优异种质鉴定及GWAS分析. 熊雅文,贾倩茹,周苗苗,张红梅,陈华涛. 2024

[6]大豆种质抗旱性评价及抗旱候选基因的挖掘. 李盛有,王昌陵,闫春娟,张立军,孙旭刚,曹永强,王文斌,宋书宏. 2024

[7]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玉梅,丁文涛,蓝新隆,李清华,胡润芳,郭娜,林国强,赵晋铭. 2024

[8]大豆籽粒皂苷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唐威,熊雅文,李岩哲,张红梅,张威,许文静,陈熙,陈华涛. 2023

[9]大豆耐低磷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梁腾月,谷勇哲,马英杰,王辉,杨光,敖雪,邱丽娟. 2023

[10]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宋晓宇,毛婷婷,王立伟,刘丽凤,李晓那,孙石,韩天富. 2018

[11]大豆根瘤菌包衣试验研究简报. 邵玉彬,孙宾成. 2017

[12]根瘤菌与微肥对大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韩旭东,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郭泰,贾会彬. 2017

[13]根瘤菌、微肥和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氮磷钾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金晓梅,Синеговская В Т,赵念力. 2009

[14]黄淮海地区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接种方式研究. 李涛,关大伟,李俊,曹凤明,韦革宏,冯瑞华. 2010

[15]根瘤菌介入大豆大垄栽培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 马力,吴俊江,王金生,蒲国锋,刘庆莉. 2021

[16]根瘤菌和氮素对大豆植株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梁福琴,关大伟,党蓓蕾,樊晨,张强,王晓霞,吴菊梅. 2017

[17]黑龙江省风沙半干旱地区根瘤菌与氮肥耦合大豆高效施肥方式研究. 周长军,陈井生,田中艳,李建英,吴耀坤,于吉东,马兰,李泽宇. 2020

[18]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艳杰. 2013

[19]芽孢杆菌与根瘤菌复合包衣对大豆结瘤固氮能力的影响. 赵宇宾,关大伟,邢鹏飞,王天舒,马鸣超,姜昕,李俊. 2022

[20]根瘤菌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庆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