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硬实突变体Mzp661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龙

作者: 苗龙;舒阔;胡彦姣;黄茹;何艮华;张文明;王晓波;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子硬实;种皮结构;混合群体分离测序;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2065-20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硬实是种子物理休眠的表现特征,也是大豆驯化的一个重要性状。硬实性虽然有利于种子在不良环境中生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会严重降低大豆出苗率,同时影响产量和加工品质。采用混合群体分离测序(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sequencing,BSA-Seq)解析大豆种子硬实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候选基因,为大豆硬实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大豆中品661种子获得硬实突变体Mzp661,将其与栽培大豆中黄13(父本)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对不同株系的种子进行硬实性、吸水率和种皮解剖结构鉴定。选取RIL群体中硬实型和正常吸胀型2种极端材料分别构建混池,利用BSA-Seq技术检测不同极端材料及亲本基因型,结合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ED)和delta SNP-index、delta InDel-index关联分析方法,开展大豆种子硬实遗传位点的挖掘,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豆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基因注释信息挖掘显著关联区域的候选基因。【结果】突变体Mzp661后代中,吸胀型种子各部位均具有吸水能力,种子体积随浸水时间延长不断增大,然而,硬实型种子浸水36 h内体积未发生变化,随着浸水时间的持续延长,种皮开始局部出现皱缩,并逐渐向其他部位扩散,子叶恢复吸胀能力。硬实型种子种皮表面光滑且结构紧密、角质层呈规则的网状结构、栅栏层较厚,而吸胀型种子表皮有气孔且结构松散、角质层有微小的裂缝、栅栏层较薄,表明突变体Mzp661种子硬实与种皮不透水/气相关;ED和delta SNP-index、delta InDel-index关联分析方法不仅鉴定到已报道种子物理休眠遗传位点qHS1,而且检测到1个一致性关联区域Chr.06:45897227—47746047,该区间共含有189个基因,转录组数据及基因注释挖掘到种子中特异高表达的Glyma.06G275300可能为该关联区域调控大豆种子硬实的关键候选基因。【结论】大豆突变体Mzp661种子硬实由种皮不透水/气所致,利用BSA-Seq法鉴定到Glyma.06G275300可能为影响种皮结构的候选基因。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基于共线性分析的大豆种子硬实性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马迅通,吉彪,马占洲,董晓慧,韩思宁,韩留阳,李旭,刘佳瑞,张钰,冯学珍,张煦杭,黄亚娸,陈庆山,齐照明,武小霞. 2023

[2]利用BSA法发掘野生大豆种子硬实性相关QTL. 陈静静,刘谢香,于莉莉,卢一鹏,张嗣天,张昊辰,关荣霞,邱丽娟. 2019

[3]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2024

[4]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 于春淼,张勇,王好让,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王磊,胡凯凤,谷勇哲,邱丽娟. 2022

[5]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2024

[6]大豆分枝数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qBN-18位点精细定位. 吴海涛,张勇,苏伯鸿,Lamlom F Sobhi,邱丽娟. 2020

[7]大豆根茎过渡区弯曲突变体Mrstz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苗龙,舒阔,李娟,黄茹,王业杏,Soltani Muhammad YOUSOF,许竞好,吴传磊,李佳佳,王晓波,邱丽娟. 2024

[8]大豆R6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红梅,熊雅文,许文静,张威,王琼,刘晓庆,刘慧,崔晓艳,陈新,陈华涛. 2023

[9]大豆种质抗旱性评价及抗旱候选基因的挖掘. 李盛有,王昌陵,闫春娟,张立军,孙旭刚,曹永强,王文斌,宋书宏. 2024

[10]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玉梅,丁文涛,蓝新隆,李清华,胡润芳,郭娜,林国强,赵晋铭. 2024

[11]大豆荚粒数相关QTL的Meta和Overview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李莹莹,李瑞超,程春光,赵圆圆,刘春燕,齐照明,李灿东,王囡囡,蒋洪蔚,陈庆山. 2018

[12]基于高密度Bin图谱的大豆百粒重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葛天丽,田宇,张皓,刘章雄,李英慧,邱丽娟. 2022

[13]大豆株高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 郑海洋,侯立龙,曹富斌,魏茹茹,谢建国,蒋洪蔚,陈庆山. 2023

[14]基于元分析的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基因挖掘与信息学分析. 邱红梅,厉志,于妍,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侯云龙,王跃强. 2015

[15]基于BSA-Seq技术鉴定大豆耐荫性状相关候选基因. 曾维英,苏燕竹,赖振光,杨守臻,陈怀珠,谭玉荣,孙祖东,盖钧镒. 2021

[16]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宋晓宇,毛婷婷,王立伟,刘丽凤,李晓那,孙石,韩天富. 2018

[17]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魏荷,王金社,卢为国. 2015

[18]大豆蛋白含量主效位点qPRO-20-1的精细定位. 杨硕,武阳春,刘鑫磊,唐晓飞,薛永国,曹旦,王婉,刘亭萱,祁航,栾晓燕,邱丽娟. 2023

[19]苏丹草种子半透层定位与透性研究. 颜欣娟,王彦荣. 2008

[20]浸种处理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陈义萍,应朝阳,黄榕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