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滴灌下水氮运筹对春玉米根系衰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玉芹

作者: 张玉芹;杨恒山;张瑞富;李从锋;提俊阳;葛选良;杨镜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浅埋滴灌;水氮运筹;根系衰减;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11 期

页码: 3074-30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浅埋滴灌下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吐丝后根系衰减特性的影响,2017-2020 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牧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传统畦灌常规施氮(W:4000 m3 hm-2,N:300 kg hm-2)为对照(CK),以滴灌定额为主处理,设传统畦灌常规灌量 40%(W1:1600 m3 hm-2)、50%(W2:2000 m3 hm-2)、60%(W3:2400 m3 hm-2)3 个水平,以施氮量为副处理,设常规施氮量 50%(N1:150 kg hm-2)、70%(N2:210 kg hm-2)和常规施氮量(N3:300 kg hm-2)3 个水平,测定不同水氮运筹下春玉米产量的变化,2019 年和 2020 年采用BTC-100 微根监测系统对春玉米吐丝后 0~50 d时段内0~100 cm土层的根系进行定点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连续4年均为W3N3显著高于CK,与W3N2、W2N3、W2N2 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效率连续 4 年均为W3N2 较高.与CK相比,浅埋滴灌W3N3 0~60 cm土层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增加,80~100 cm土层根长密度降低,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差异较小;吐丝后 0~50 d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衰减幅度较CK低,其中 2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吐丝后 0~50 d时段W3N3 2年分别降低10.29%和8.83%,CK分别降低了15.04%和14.08%,平均根系衰减率W3N3较CK降低5.23%和 4.43%.浅埋滴灌下,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W3N3、W3N2 高于其他处理,且吐丝后 0~50 d时段内0~60 cm土层衰减幅度较低,80~100 cm土层差异较小;吐丝后0~50 d时段内0~100 cm土层平均根系衰减率W3N3与W3N2 差异不显著,W3N2 较W2N2 和W1N2 2 年分别低 5.68%、5.44%和 9.75%、11.98%,较W3N1 低 7.16%和6.77%.方差分析表明,滴灌量和施氮量对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滴灌量对吐丝后 0~50 d时段内 0~60 cm土层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平均根系衰减率影响显著,施氮量对吐丝后 0~50 d时段内 0~60 cm土层根长密度、吐丝后 0~30 d时段内 0~60 cm总根表面积和吐丝后 0~50 d时段内 0~40 cm土层平均根系衰减率影响显著.综上,浅埋滴灌下W3N3 和W3N2 0~60 cm土层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较高,且吐丝后 0~50 d时段内降低幅度小,平均根系衰减率低,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但W3N2氮肥农学效率更高,推荐W3N2为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栽培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

分类号: S513`S275.6

  • 相关文献

[1]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增效模式研究. 谷健,孙占祥,尹光华,马宁宁,王子豪,刘泳圻. 2022

[2]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刘洋,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刘悦,兰英,韩业辉,刘颖. 2023

[3]水氮运筹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徐为霞,潘晓莹,张洁梅,高翠民,何方,王越. 2019

[4]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雪,尹光华,马宁宁,谷健,王士杰. 2019

[5]不同节水模式对阴山北麓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今芝,陈瑞英,乌兰,关婷,赵培荣,贾立国,吴云霞. 2020

[6]浅埋滴灌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甜菜生长、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李智,郭晓霞,黄春燕,菅彩媛,田露,韩康,任霄云,任惠敏,张鹏,刘佳,孔德娟,王珍珍,苏文斌. 2024

[7]水氮运筹对膜下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罗宏海,张宏芝,陶先萍,张亚黎,张旺锋. 2013

[8]水氮运筹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翠民,杨永辉,韩伟锋,何方,毛家伟,潘晓莹,武继承. 2024

[9]土壤、灌水和施氮对大麦农艺和产量性状及不同粒位籽粒功能成分的影响. 杨树明,谢勇武,曾亚文,杨涛,普晓英. 2011

[10]水氮耦合对香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于俊红,彭智平,黄继川,李文英,杨林香,林志军. 2010

[11]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谷健,孙占祥,尹光华,马宁宁,王子豪,郭金路,刘泳圻. 2022

[12]浅埋滴灌模式下春小麦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张燕,刘有民,朱建强,葛承暄,张立勤,雒兴刚. 2024

[13]水氮运筹对棉花花后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文琦,张思平,陈兵林,周治国. 2008

[14]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调控效果. 马兴旺,杨涛,牛新湘,龚双凤,索俊宇,陈宝燕. 2016

[15]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机采棉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龚双凤,马兴旺,索俊宇,杨涛,陈宝燕,牛新湘,何万义. 2016

[16]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7]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8]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9]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20]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