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纳香有性世代的调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元农

作者: 何元农;冼福荣;丁映;邹纯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艾纳香;种子实生苗;有性世代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7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30-3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艾纳香产地调查、结实习性观察和2年的室内种子发芽、盆播试验以及产地苗床播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艾纳香种子发芽率低于5.8%,难于人工育苗为生产上提供大量的种子实生苗。分析了艾纳香种子育性极低的原因,根据种子实生苗生长发育动态和当年生长量的测定显现的艾纳香有性世代较无性世代的优势和无毒无病,提出了对艾纳香有性世代的利用途径和可行性。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草莓种子实生苗病毒分子检测. 缪军,马秀明,孙杨,兰成云,王俊峰,韩伟. 2022

[2]不同移栽密度对苎麻植株性状的影响. 安霞,骆霞虹,陈常理,李文略,朱关林,金关荣. 2019

[3]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及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露,李成云,杨明,万洪辉. 2001

[4]稻瘟病菌在培养基上有性世代的形成. 沈瑛. 1989

[5]几种寄主植物上分离的梨孢菌研究——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之四. 李成云,李家瑞,沈锐,藤田佳克,林长生. 1993

[6]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及其与有性世代形成的关系——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之六. 李成云,李家瑞,内藤秀树,林长生,藤田佳克. 1995

[7]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Ⅱ.稻瘟病菌两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李成云,李家瑞,藤田佳克. 1991

[8]利用荧光蛋白标记研究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细胞结构. 郭晓宇,李玲,董波,王教瑜,柴荣耀,张震,毛雪琴,邱海萍,郝中娜,王艳丽,孙国昌. 2018

[9]平凉市崆峒区小麦白粉病病菌有性世代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分析. 曹世勤,何理,陈杰新,孙振宇,穆灵仙,谯陈东. 2018

[10]球孢白僵菌有性世代培养及子代毒力稳定性鉴定. 张军,李丽莉,杜茜,王振营,汪洋洲,李启云. 2017

[11]浙江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 金敏忠,柴荣耀,张庆生. 1993

[12]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初报. 李成云,李家瑞,林长生,小泉信三,岩野正敬,加藤肇,吉野领一. 1992

[13]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及色素的基因表达分析. 罗朝喜,李进斌,李成云. 1999

[14]四川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初步研究. 彭云良,陈国华,何明,沈瑛,袁莜萍. 1995

[15]云南两个县陆稻稻瘟病菌稻巨座壳交配型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董丽英,周伍民,刘树芳,赵秀兰,杨子林,李秋阳,李迅东,杨勤忠. 2021

[16]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初步研究. 沈瑛,袁筱萍,金敏忠,柴荣耀. 1989

[17]小麦锈菌冬孢子萌发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陈万权,刘博,刘太国,高利. 2011

[18]贵州地道中药材艾纳香害虫名录初报. 孙立军,杨茂发,熊继文,曾令祥. 2005

[19]艾纳香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 曾令祥,袁洁,李德友,何元农,冼福荣,严志坚,潘俊锋. 2005

[20]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 江维克,周涛,何平,李玲,何元农,娄仁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