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玉婷

作者: 钱玉婷;张应鹏;杜静;孔祥平;常志州;叶小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江苏省;对策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22 期

页码: 154-16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稻麦轮作区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与离田综合利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围绕秸秆捆型、收储运模式及作业成本角度分析了对秸秆收储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问题,从政府引导、设备自给率、资金扶持方向和研发投入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秸秆离田方式不仅有利于下茬作物耕种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可为种田主体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为秸秆收储主体通过销售秸秆商品获得经济利润;通过分析打捆秸秆类型对收储运环节的影响,得出大圆捆秸秆是江苏省秸秆收储运作业的优选捆型。同时,针对目前主要的第三方秸秆收储运模式,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式下不同收储运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秸秆收储运各环节作业成本和利润空间,指出在政策引导及政府行政推动下,秸秆离田收储运是容易实现的,并且收储运成本相对比较稳定且透明,而制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的瓶颈在于末端秸秆利用形式及终端产品附加值高低。最后,通过剖析现有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质量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38`F323.214

  • 相关文献

[1]稻秆规模化高效收储运体系建设与评价——以江西省恒湖垦殖场为例. 吴强建,曲斌,吁安,邹华,陈莎莎,戴珍,丁博文,甄峰,陈柳萌. 2024

[2]山西省秸秆高值化循环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石红卫,王慧杰,冯瑞云,梅超,南洋,刘跃鹏,刘晶. 2020

[3]江苏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研究. 平英华. 2014

[4]江苏省秸秆发电厂草木灰的利用现状. 钟平,邵文奇,纪力,石彦兵. 2012

[5]贵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 杨柳,范成五,秦松. 2012

[6]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沙洪林,佟时,张维友,翟乃利,王秀波,黄彩玉,孟东辉,郝彦德. 2010

[7]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研究. 范玉萍. 2016

[8]高邮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汤立斌,杜静,张应鹏,孔祥平,奚永兰,靳红梅,叶小梅. 2020

[9]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研究. 霍丽丽,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 2019

[10]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固碳贡献与潜力研究. 霍丽丽,姚宗路,赵立欣,罗娟,张沛祯. 2022

[11]秸秆的综合利用及麻类秸秆的发展前景探究. 潘江鹏,郭兵,孙士涛,刘淳劼. 2021

[12]南阳市宛城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青焕,郭江岸. 2019

[13]“十三五”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策略与秸秆产业发展的思考. 常志州,靳红梅,黄红英,肖敏,丁成龙. 2016

[14]海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蔡汇丰,张永发,甘霖,邝继云. 2013

[15]秸秆5F生态高值化利用技术途径研究. 肖体琼,何春霞,陈永生,朱德文,崔思远. 2015

[16]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刘鹏. 2013

[17]我国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研究及建议. 王瑞波,姜茜,孙炜琳,刘丽萍. 2021

[18]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研究. 于平福,董颖聪,徐有海,李小红. 2011

[19]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姜槐进,苏有健. 2018

[20]海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平英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