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斑马鱼肠道生理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雯

作者: 孙雯;王永杰;鲍俊杰;张静;陈红莲;熊英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斑马鱼;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TJP2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1191-1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斑马鱼后肠道生理健康和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刮伤皮下真皮,使用105 CFU/mL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暴露6 h后转入清水,分别在暴露前、暴露后6 h、12 h、24 h取样。使用鱼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ZO-2 (TJP2)含量和乙氧基异戊二烯-O-脱乙基酶(EROD)酶活性,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暴露引起了斑马鱼肠道生理损伤,表现为肠道TJP2含量、EROD酶活性在暴露后显著下调。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微生物及其菌群结构变化,嗜水气单胞菌暴露斑马鱼后致病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明显增加,OTUs数量明显下降,Alpha多样性降低,结果说明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了斑马鱼肠道菌群失调。肠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改善肠道上皮和黏膜屏障功能紧密相关,该研究对从肠道健康的角度评价嗜水气单胞菌毒性,探索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941.42

  • 相关文献

[1]橡胶树红根病患病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涂敏,蔡海滨,彭延麟,官鑫,伏雪,曾霞,胡彦师. 2021

[2]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施肥模式对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马龙,高伟,栾好安,唐继伟,李明悦,黄绍文. 2021

[3]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Nrf2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毅,李丽,程磊,吴琼,李炳生. 2018

[4]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5]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6]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吴迟,刘新刚,何明远,董丰收,徐军,吴小虎,郑永权. 2017

[7]咪鲜胺和多菌灵对斑马鱼联合毒性效应. 李健,吴声敢,赵慧宇,杨桂玲. 2019

[8]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心脏环化的影响. 刘兰,谭宇亭,张攀,廖芸茜,徐颖. 2017

[9]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影响. 陈华,张丽娟,李素一,柯翎,陈叙,林晨韬. 2019

[10]叶菌唑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李如美,戴争,王维,张霞,郇恒尚,李丹丹,高宗军. 2019

[11]20%精喹禾灵乳油对3种环境生物的毒性评价. 武玉国,张杰,张振,王洪祥,姜莉莉. 2020

[12]基于Bytetrack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斑马鱼毒性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赵海翔,崔鸿武,黄桢铭,王磊,李皓,崔正国,曲克明. 2024

[13]嗜酸乳杆菌对斑马鱼子代幼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羽,盛洁,李青,余强,邓扬,卿素珠,何夙旭. 2013

[14]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毒性评价.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陈列忠. 2011

[15]手性农药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发育毒性. 高腾飞,李敏敏,孔志强,王瑞,全蕊,张嘉,李瑞瑆,叶丰,Frédéric Francis,王凤忠,范蓓. 2021

[16]中国七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特征及其对斑马鱼的致病性. 张德锋,可小丽,刘志刚,王世锋,袁伟,石存斌,卢迈新. 2017

[17]β-氯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徐永学,刘丽丽,王健,闫艳春. 2013

[18]Tgf2转座系统在转RFP基因斑马鱼上的应用. 吴芳,叶星,邹曙明,张莉莉,孙成飞,田园园,白俊杰. 2014

[19]条件性诱导转基因斑马鱼卵细胞的凋亡和消融. 周莉,王芳,刘春,梁惜梅,姜兰,李凯彬. 2016

[20]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ifi30基因. 曹顶臣,佟广香,吕伟华,孙志鹏,匡友谊,郑先虎,孙效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